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桂阿姨的涼拌小菜

文‧攝影/袁皖君

逃到鄉下 安逸度過戰亂歲月

經過戰亂與饑貧年代的人們,究竟有沒有機會懂得「小確幸」的意 思呢?現代人的小確幸也不過在那種有志難伸但也無力回天的環境之下,倒不如知足常樂、多記得那些幸福記號,當然,開心或不開心的回憶都會有,但開心的回憶可能也會來自於最微不足道的事物。

相信桂阿姨就是這樣樂天知命的人吧?祖籍安徽,在中國生活才僅僅九年左右,桂阿姨卻對童年所見所聞如數家珍。「我爺爺很有錢,我們家是地主,有好多地也有好多棟房子。抗戰開始時我大概才一歲,我們全家帶著傭人逃到在鄉下的房子,那時候日本人都只攻打重要的大城市,聽聞抗戰後我們就連夜逃跑,所以也不算真正被日本兵攻擊過,因為鄉下地方他們才不來。」問起抗戰那段日子辛苦嗎?她說也不會,除了必須要常更換住處確保安全之外,剩下的日子也就跟平常一樣。「我們家都是傭人做飯,我印象最深是傭人會做麵食。母親也不用做飯,到臺灣後才要自己動手做。逃難時曾遇到路邊小販賣一種像粽子的涼糕,他們就在上面澆點紅糖漿吃,真的好好吃。」離鄉背井的愁懷,或許對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桂阿姨影響不太深遠。她深深記得逃難時漏夜趕路的緊張感,還有母親將金條縫在孩子的棉鞋裡、晚上大家累了全都躺在地上一排排地睡覺。這些記憶從桂阿姨口中說出,還帶了幾分探險與好 奇,也讓我們見到一個不同於殘破與殺人流血場景的戰亂時代。

生活小插曲 構成來臺前的大冒險

「抗戰勝利之後,緊接著要躲避共產黨,父親因為出身地主世家, 二十三歲當了國小校長,後來又當上縣長的祕書官,那時候家裡有一部份地方還提供給國民黨成立救國青年團辦公室,因為這層背景讓他要提早逃離共產黨的鬥爭,於是他很早就先申請調到青島做事。我們 是後來才又逃到青島跟他會合,會合後才有機會逃來臺灣。」不過在逃難的日子裡,桂阿姨仍是記得一些日常生活小插曲,她記得逃去南京時,跟貼身小傭人一起去玄武湖划船採菱角,船頭不慎一翻,兩人都跌到湖中差點溺水。「哎呀,本採的一大簍菱角全部都掉進水 裡,一個也沒吃到好可惜。」後來逃到上海,短暫居留,小小年紀的她卻不難過自己離鄉背景的無奈,反而當成人生大冒險,隨遇而安,在上海每天欣賞街上那些苗條美麗的上海女子,「我那時覺得上海女人真是時髦,穿旗袍真好看,坐著黃包車又去舞廳、去逛街,好時 髦喔。」桂阿姨回憶每個地方時也對於當地的小吃特別印象深刻,比如在上海就得吃蟹殼黃、糍粑,逃到青島時,她立刻就提起第一次吃到巧克力口味冰棒的回憶:「那時候青島是個流行的地方,抗戰勝利後也有不少外國人在那邊,我父親還在那裡工作著,所以我們有時也能得到一些優惠。像是當時青島有一間電影院剛開幕,好像是全中國第一間電影院,上演的片子是《金剛》,我跟哥哥就有機會去看,第一次走進去還以為跟在家鄉看戲一 樣,搶著去坐前兩排位子,誰知道這樣看得我頭都昏了。我還記得那時候吃小販賣的冰棒,巧克力口味的,第一次吃,覺得好好吃喔!」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