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藥物照顧的重要性
生病看醫生,是為了避免病況耽誤危及生命。
但進入長照之後,藥物治療是否仍是唯一、最佳的治療方式?
在挪威、丹麥等國已經開始嘗試在長照、安寧照護引入非藥物照顧,
在醫療照顧之外,將失能者的生活照顧也納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文/周傳久
荷蘭一位失智長輩,總是帶著敵意;但當有人播放他熟悉的音樂後,他放鬆了,進而想起以前美好的生活。
挪威有位一直把雙手舉在胸前發抖的患者,大家都猜不透是怎麼了;其實他希望有人能給他聖餐。在得到期待的聖餐後,便改變了情緒。
台灣屏東有位罹患巴金森氏症已26年的七旬婦人,早已不說話了;但當有人帶來大提琴,加上她先生的引導,她竟然開始唱歌、講話。
以上的例子屢見不鮮;許多照顧者和醫師發現,失智者與失能者可以透過感官快樂緩和病情。只是在現實環境中,卻仍有許多照顧家屬和專業照顧者,選擇採用藥物來「照顧」、「治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活著有不同層次的需求。面對急性生理疾病,的確需要各種強力醫藥手段來對付,在最短時間內改善疾病。但是進入長照生活,生活品質提升並非來自藥物;相反地,許多讓病情惡化的因子,是肇因於溝通、行動能力漸失,而被剝奪的生活期待。
固然有許多疾病治療受惠於現代藥物,但藥物也存有各種副作用,尤其對長者、失能者是很大的負擔。挪威政府曾統計過,長者們平均每人每天會用5到8種藥物。過度用藥的後果,可能有暈眩、跌倒、反應遲鈍,還有器官功能受損,甚至失去生活樂趣等問題。
在丹麥的安寧專責醫院也發現,被轉介到院的患者,因為不再服用一大堆藥物,生活更快樂,身體反而有好轉的跡象。這讓醫護人員開始反思非安寧病房的照顧方式,以及照顧倫理。
我曾在南台灣某護理之家看到,因人手不夠加上便於管理。所有住民都可隨時用鎮靜劑來控制,服用了就會減少活動,一早即一群人低頭安靜地坐著,等到中午被喚起吃飯,胸前被掛上報紙就開始餵食;甚至有些住民因長期臥床,被直接灌食或躺著餵食。我常想,這就叫「照顧」嗎?
近年國內醫療機構,開始針對慢性病患進行用藥資訊整合,避免重複開藥。但是,除了老年醫學要努力降低用藥量,找出長者必須用藥外;與長者生活方式有關的照顧,應該才是真正影響長者生活品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