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輕鬆控制糖尿病 運動、飲食不能少

文/天樂

三少一多要注意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飲食近乎無虞的情況下,臺灣多年來罹患糖尿病的比例愈來愈高,早名列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所謂的糖尿病,也就是高血糖症候群。」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兼台北仁濟醫院院長戴東原說明。「它的成因非常複雜,目前為止還沒有精確的說法。但主要原因是與胰島素分泌的缺乏,及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減退有關。」一般來說,若空腹時血糖值超過一二六mgdl,或是隨機檢測血糖值高於二○○mgdl且伴隨典型三多的症狀,就達到了診斷為糖尿病的標準。「輕度的糖尿病幾乎沒什麼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建議四十歲以後除了定期檢測血糖外,如屬高風險群應儘早接受葡萄糖耐性測試,以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喝含七十五公克的葡萄糖水,每三十分鐘抽血一次至兩小時為止,若兩小時的血糖值超過二○○mgdl,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如果未及早診斷出血糖很高時,患者通常會出現「三多一少」的情形――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體重卻愈來愈輕。糖尿病大致上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第一型糖尿病

這是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負責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所引起的症病。發病時患者會有嘴巴乾、小便多,甚至酮酸中毒的現象。大部分發生在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發病時來勢凶凶,如同急性病症,隨後需天天補充胰島素。原因不明,目前所知跟遺傳有些微的關聯,有些研究顯示與後天因素有關。

二、第二型糖尿病

此類型在病徵的體現上與代謝症候群很接近,主要是因為體內對胰島素產生阻抗性,進而造成胰島素在體內作用不靈光。為了克服這個缺陷,胰臟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久而久之β細胞由於過度疲勞,因而逐漸衰竭。在其他原因中,有一個是末端小腸-迴腸分泌的腸泌素不足,無法適度刺激胰島素分泌及壓制升糖素分泌,也無法克制食欲,造成血糖含量過高。

家族只要有糖尿病史、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有高血壓、姙娠性糖尿病或高三酸甘油酯等,都是此類型糖尿病的高風險群。

三、妊娠型糖尿病

這類的患者常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體質,在懷孕的第二週期(二十四週到二十八週),隨胎盤逐漸發育,分泌的胎盤生長激素會愈來愈多,因而產生阻抗母體胰島素的作用,最後產生糖尿病。產後血糖會慢慢恢復正常,若持續追蹤,每年大約有三%的人會繼續出現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