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欲擒故縱」溝通術

我給外人的感覺,一向是溫和的、尊重的;

不料,當大兒子Bridge發自內心對我說:「妳是控制狂」時,我震撼了。

對兩個兒子過多的保護、干涉和介入,難怪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提出抗議。

文/吳娟瑜

三個不同世代

同樣問題出現在另一個家庭,當美蘭打來詢問,我不禁啞然失笑了。她說:「為什麼我對兒子如此用心栽培,他卻愈跑愈遠,說是大學畢業後,要去澳洲打工,讓我找不到他……」美蘭和我同屬一代,且是戰後嬰兒潮新生代,我們的經歷類同,如果把教養模式分成三代來分析:

一、上一代:年約八十歲,他們歷經戰爭、遷徙,日子過得苦,孩子又生得多,為了三餐飯食、辛苦賺取微薄薪資,沒有時間注意孩子的生活習慣、人格培育,以及生涯規劃。因此,在父母角色扮演上,屬於比較「不懂」的一代。

二、中一代:年約六十歲,由於父母含莘茹苦的照顧,能受到好的教育,歷經臺灣經濟起飛,得以有好工作、好的生活條件。但由於生得少,又受到歐美教育影響,開始用心栽培子女、渴望他們出人頭地的做法,結果就出現美蘭和我一樣,不知不覺對孩子不放手,在父母角色扮演上,屬於「似懂非懂」的情形。

三、下一代:年約四十歲,多數歷經爺爺奶奶的寵愛、又被自己的父母過度關心,因而對自己身為父母的角色有了新的反省和調整。他們可以說是很有教養理念的一群,不斷地吸收撫養孩子的資訊,也樂意分享個人「收放自如」教育子女的理念和做法。在父母角色扮演上,他們屬於「很懂」的新一代。

兒子不回家?

這是為什麼我已經從「控制狂」這條路走回來後,渴望拉美蘭一把,希望她不要在「中一代」的角色裡,和兒子糾結太久。過來人的我提醒她,在溝通上有個簡單的技巧,就是「欲擒故縱」。當母親不斷地狂叩兒子,在電話中噓寒問暖,見到面又問東問西,您說,兒子怎麼會想回家啊?「為什麼不?」美蘭陷得很深,還回問我。「因為兒子出了家門渴望做一個有承擔、肯負責、勇往直前的男人,他雖然感激媽媽疼他、愛他,但是他們並不想做一個賴家的小男孩!」美蘭似乎弄懂了為什麼兒子怕她、躲她。「那每天至少打一通電話問安,或者每天睡前傳一封簡訊?」「妳說呢?」這次換我反問她了。「我這個媽媽似乎管太多了,」美蘭領悟了,「難怪我老公一直說我把兒子教成媽寶,幸好他還肯出去闖一闖。」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