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善用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 和摯愛一起快樂變老

照顧病人是一件令人身心俱疲的任務,

尤其是在面臨社會高齡化,老老照顧無可避免的情況下,

我們要避免因為長期照顧引發的社會悲劇,

那就要從現在開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有餘力照顧您的另一半,

維持健康是有方法的,不妨參與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學習,找回生活的主控權。

文╱賴麗秋  圖片提供/陳俊佑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很快地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老老照顧現象將會愈加地凸顯,不論是夫妻雙老、子女與父母共老,甚至照服員都會面臨老化的問題。老化並不可怕,老老照顧也不一定就是悲慘的結局。關鍵是我們必須從自身開始,先照顧好自己,有了健康的身體,和諧的社交生活,就不用害怕老老照顧成為彼此的負擔。

大家都知道要維持健康的身體,基本上要有均衡的飲食、固定的運動習慣、穩定的人際關係等,且持之以恆,自然可以有效延緩老化,降低失智的風險。但是說得容易,實際執行則需要相當的毅力。是否有一套方法,可以協助我們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呢?

慢性病自我管理有一套 助您找回健康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簡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在3年前引進了「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在失智症患者的照護,以及家庭照顧者的支持服務,已經持續做了19年,但他們卻發現,社會上失智人口愈來愈多,對家庭照顧者來說,不單是要承擔照護成本,還有沉重的心理壓力。除此之外,也許是因為照顧品質提升,以往失智症患者約為8~10年的照護期,現在已經延長至15、16年,也凸顯出長照的壓力。

「當初引進這套課程,緣起於基金會創會董事陳惠姿,因為她的母親也是位失智症患者,為此她特地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發現這個課程對於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找來了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及基金會內有慢性病的員工,先行試辦。」陳俊佑說起當初引進課程的原由。

陳俊佑指出,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最大的特色便是,透過團體的力量,可以獲得更有效的激勵效果。

課程延續26年 有效證明對健康的改善

陳俊佑解釋,「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The Chronic Disease Self Management Program)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病人教育研究中心製作,也是史丹福大學與北加洲凱澤佩爾納醫療護理計畫合作研究的成果。該研究隨機選擇1千多人進行,在比較參加課程及未參加課程者後,發現前者在健康行為(包括運動、運用思想處理狀況、應付問題、與醫生溝通等),及個人健康狀況(包括自我評估健康、疲勞、殘疾狀況、社交活動及健康帶來的困擾等)都有改善。這套課程自1991年開始推廣至今,已經有26年的歷史。

需要被長照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以失智症照顧是相對辛苦的;且隨著年齡增長,罹患失智的風險也逐步提升,如何降低失智風險與照顧壓力,相形關鍵。陳俊佑指出,失智症在日本被視為是一種生活病,與遺傳有關因素,只占5%;相反的,與家族、生活習慣有更密切關係,像是三高族群、肥胖者都是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基金會引進這套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正是希望從高危險群來著手,讓即使是高危險群,可能終究有一天會發病的假設前提下,可以延緩失智發病的時間,甚至不會發生。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