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清隆帆布行

文/紀瑀瑄‧攝影/王郁燕

順應時代潮流 從賣雜細仔到開帆布行

「俗話說:『唐山過臺灣』,一開始來臺灣沒有什麼家當,都是先做小生意存錢買間店面。」關於清隆帆布行的歷史,第五代經營者呂全福透露,其實家族早期並非從事帆布事業,第一代靠著賣「雜細仔」起家,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女性化妝品和生活用品,接著第二代才在民權路上買了店面,成了現在品牌布標一八六○年的起源,直到第四代(呂全福的父親)接手後才正式拓展帆布行的事業。

回溯日治時期,呂全福的父親在市政所工商課擔任公務員,發現日本人有大量製作帆布品項的需求,於是便和第三代(呂全福的阿公)陸續承接帆布品項的製作,隨後因應工農時代誕生的「鐵釘袋」(工具袋),更是許多農人和工人必備的包款,「民國六七○年代那時國中還叫初中,我們也有在做學生上學用的帆布書包和帽子。」手中拿著當時保留至今的帆布帽子,在鬆緊帶尚未普及前用的還是類似鞋帶的棉繩,剪裁大方的款式讓人憶起那民風淳樸的年代,很多東西反而隨著時代轉變而消失了,他也打趣地說著曾有客人想要購買收藏,但昔日普通的必需品,現在已成了店內珍貴的非賣品。

伴隨著馬路上傳來陣陣機車和汽車呼嘯而過的引擎聲響,呂全福聊起民權路的歷史發展,向來有「十字街」之稱的民權路,早在十八世紀就已是臺南的中心樞紐,由民權路經東門路一路(現東門圓環方向)向東延伸至仁德山區,當時東邊居民出門勢必都會經過此處,至於西邊則有商船自水仙宮上貨,兩相交會之下而有了「十字街」的概念,「『十字街』通稱臺灣第一條街,也是臺南第一條街,以前街上很多三輪車和人力車四處在跑。」早年民生用品店興盛的民權路,也從滿街林立的藥房、花店、皮鞋店等,逐漸轉變為木雕佛具店。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