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三道:道歉、道謝、道愛 搭起親子間的甜蜜橋梁
過去在父權社會,對父親的既定印象嚴肅,男性也背負著養育家庭的重任,鮮少與子女說心內話,
當年紀愈來愈大,子女可能因結婚或外地工作久久回家一次,或於逢年過節才回家探視,
親情漸行漸遠,雙方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重新再建立親密關係,認識真正的彼此?
文/洪宗言(財團法人旭立文教基金會主任)
小柏從讀大學開始,就離開南部家鄉到北部生活,初期有點不適應北部的生活環境及步調,雖然想常回家但由於經濟上不許可,因此大約1到2個月才回家1次,跟家人聚一聚東聊西聊,父親常因工作之故無法參與聚會,但在小柏北上時,總是會偷塞個幾千元給他。
投入職場生活後,小柏雖然不再像過去一樣因為金錢考量無法常返家,但卻因為工作要求及強大的競爭壓力下,比過去更少有時間能回家,1年能夠回家2、3次就很不錯了,與父親的互動更是有限。更別說在結婚生子後,婚姻家庭及工作兩頭燒,除了平常電話噓寒問暖之外,幾乎就是重大節日才能排出假期回家。
年過半百,小柏慢慢地也變成老柏了,面對年邁的父親,心理有許多的複雜感受,子欲養而親不待,事業有成的老柏深懂這個道理,唯父親在物質生活上不虞匱乏,也相當懂得身體保健之道,因此除了逢年過節固定的紅包之外,老柏面對老父親,似乎也找不到什麼更好的方法對父親表達愛,但又期待能夠有機會,再找回那段曾經有過的父子之情。
父親 偉大卻又顯得遙遠的親人
父親,一個偉大的名詞,在我們年紀小時,父親的形象就像天一樣,彷彿只要有父親在,任何再困難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天底下沒有父親解決不了的難題。面對如此完美的形象,兒時的我們揚起對於父親的崇拜與敬仰,卻也可能因此築起了一道牆,讓我們難以接近那兒時心目中的巨人,以及慢慢演變至今那逐漸老去的父親。
在現代社會發展下,成年後離家背景,並在異鄉成立家庭,過去常見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林立。未能與父母同住的子女,過去只能透過電話來維繫關係,但在科技進步的今日,更多元的通訊產品讓我們有機會與父母們建立更多連結,包括臉書、Line等,各種聚會或出遊的照片、影片,都能夠在彈指之間分享,也大大拉近彼此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