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在宅醫療:陪伴走完最後一段路 永井康德的幸福公式

把醫護人員送到家中,讓臨終病患選擇最想要的醫療方式,在熟悉的環境得到照顧,提高患者往生前的幸福感,這種以病人的「家」為照顧體系的在宅醫療,現正在日本積極推動中。在宅醫療的先趨者之一永井康德,面對日本從超高齡社會變成多死社會,提出唯有在宅醫療普及化,才能讓日本老人擁有優質老年生活的觀念,值得借鏡。

文/林國瑛 照片提供/医療法人ゆうの森

推動24小時在宅醫療服務

永井康德原為日本偏鄉診所的醫生,後來到松山市行醫,因當地高齡化情況嚴重,很多老人無法到醫院看病,因此自2000年創立蒲公英診所,推動在宅醫療,服務無法離家的病患就醫。有一天,永井康德曾服務過的偏鄉俵津村,面臨國保診所(註一)即將倒閉,村民擔心沒有醫生可看病,帶著橘子來到松山市拜訪永井康德,希望他能助俵津村民一臂之力,永井康德接下該診所,同樣提供24小時在宅醫療服務,讓居民安享晚年。

「24小時服務的精神,是我的目標。」永井康德篤定地說。他指出大部分人會選擇在醫院臨終,是因為對在宅醫療不夠放心,認為大醫院才有醫生陪伴在側就近照顧病患。雖然比起15年前,整體社會對在宅醫療的接受度已大為提昇,但目前仍有高達80%的人在醫院死去,僅有不到20%在宅往生,所以他希望透過醫生輪班、提供全天候服務讓病患安心,期待提高在宅臨終普及率。

在宅醫療不是孤軍奮戰,需與醫師、護士、營養師、藥劑師、社工師等多方跨專業人才合作方能順利推動,每天早晨的全體會議成為溝通彼此工作進度的關鍵大事。此外,永井康德利用Kintone資訊平臺系統,讓醫護人員共享患者電子病歷,掌握病人最新狀況,整合照顧計劃統一方針,並確認團隊間的訊息共有,協助醫護人員減輕負擔,打造有品質的工作環境。

幸福的公式

永井康德永遠把病人擺在第一位,他相信醫生不應只是治療,而是該依個案的身心狀況、生活環境、社區狀況等整體提供個人化服務,這點與大醫院均一化的治療方式大相徑庭。他說明,大醫院往往採取「旁觀式治療」,遇到病人胸腔積水就抽水、需要血液就輸血。如有臨終病人就打點滴延長壽命,然而打點滴造成多餘水分,接著引起痰分泌又必須抽痰,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在醫院病逝。他提倡以「助人性支援」取代治療,強調不把醫療重點拘泥在治好病這件事,而是更宏觀地優先考慮病人的期待,讓冷漠的治病投藥縮到最小,幫助臨終者在面對人生最後一程活得更有尊嚴。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