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病了,誰來照護?
高齡爸媽突然生病需照顧,中年的你是否能立即因應?
事實上,照顧問題通常來得又快又複雜,如骨牌效應讓人措手不及;
唯有及早面對「老」,知老而能惜老、護老,
才能在父母需照護時從容地妥善安排,並兼顧自己的生涯、職涯。
文/陳珮珊
《當爸媽過了65歲》一書作者康哲偉,曾是職場雜誌副總編,中年衝刺職涯之際卻因父母突如其來的照護需求,打亂工作與生活步調,在毫無心理準備下經歷照護煎熬;他在臉書抒發心情意外獲得迴響,朋友紛紛鼓勵他出書分享,讓同樣夾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三明治世代,有機會及早面對「老」這個課題,為父母準備,也為自己預習。
康哲偉的父親七十九歲時在公園跌倒,髖關節骨折,開刀住院兩個月。出院後兩天卻因買高糖甜品吃,發生暈眩再度跌倒,送急診卻無法動刀,只能以藥物控制,身心煎熬使他產生急性意識障礙「譫妄」及躁動,半夜還會尖叫,臺籍看護受不了而離職,後來只好又找了陸籍及外籍看護照顧;康媽媽也因同時照料先生及住安養院的媽媽,壓力過大遭遇車禍;家中主要照顧者倒下後,康哲偉只好與兄弟姊妹輪流照顧兩老,家庭會議上也曾起過爭執;後來他還辭掉媒體主管工作,轉換到離家近、朝九晚五的公司上班。「過去從沒想過,爸媽的健康會成為我中年最大變數,所有職涯規劃都可能瞬間歸零。」康哲偉說,「但身邊多數朋友雖邁入中年,對『老』卻似乎沒概念,總等事情發生後才有警覺。但不做了解及準備,後果可能超乎想像。」
定期召開家庭會 議溝通照護意見
爸媽病後,病況通常會一直變化,為妥善照顧,康哲偉認為「應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討論照護方式、責任分配、財務保險及可用資源等;為使會議進行順利,事前可告知與會者主題。如果被照顧者意識清楚,也可先徵詢其意見;會議中儘量讓所有人都能表達意見,必要時也可以邀請有醫療、法律背景的朋友或見識廣的家族長輩參加,提供客觀建議,避免情緒化溝通。
康哲偉也強調,開會千萬不要製造「罪惡感」。主要照顧者常因承擔較重責任或自覺委屈,會對其他人有所指責或暗諷。一旦被指責者自我否定,可能導致更退縮而失去一個照顧人力;主要照顧者應藉會議理性說明困難,要求支援。尤其有時被照顧者會因病痛或失智向其他人私下抱怨,使家人間產生嫌隙,更需透過會議溝通建立互信;另外,康哲偉也建議,家族成員可善用「手機line群組」作為溝通平臺,就能隨時了解情況,危急時也好共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