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味
「年輕、中年、壯年、老年」正巧能用四季來形容,
但最終到冬天時,才能體悟到最美好的生活,
其實不是年輕時為工作奮鬥的自己,
而是嚐到生活的醍醐味後,進而享受與家人編織的愉快回憶。
文/游乾桂
哲學家托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它的深度醱酵出來的味道。」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藏著的哲思,是的,高度的確勝過長度,結結實實地提醒我們該如何把百年爾爾的人生,演得精采絕倫,而非虛應而過,成為無魂附體的追時間的人。
人生這件事其實再簡單不過,大約就是起承轉合而已,但往往被薄紗遮著,沒有掀開,有些人便看不清了,忘了過去不可追,未來不可信,這非哲理,而是事實。
過去再怎麼輝煌仍是過去式,未來猜不準,所有的神算都不過是統計數字,只有參考價值,似實猶虛,最有味還是「當下」,但當下卻又是變動的,分分秒秒,日日月月,歲歲年年,都有其當時的當下,皆需要好好把握。
我不是劉伯溫,也未遇上無字天書的老者,但相信老了的人經過時間錘鍊,多少也有幾分像個智者,講來的話確實值得三思。李伯是我在旅行中偶遇的長者,一起吃過一頓飯,聊了3小時,之後便各分東西,我猜想這一輩子可能難以再見,但是他在席間的智慧語錄這些年來卻一直深化我心,鐫刻著一直受用。
他說,年輕人是春天,萬物復甦,成長萌芽,正欲探索世界,當下叫做「充電」,零點一大於零,一點一滴累積,愈專業愈有決定權。「我準備好了!」是這個年紀的人該做的事。
中年人是夏天,精力充沛,靈光四射,創意十足,當下叫「努力」,不勤奮沒有人會付錢,雖說錢非萬能,但沒了就萬萬不能;他很早就知道,忙是事實,累是常態,不怨不怒,積極面對,是他的信條,年輕時的時間屬於工作,日作夜休是最好的魔法,他是一段時間之後才服從如此的人生法門,年輕人要忙,忙來懾浮氣,但忙裡偷閒才是王道。
壯年人大約像秋天,經過一個夏的狂囂,是該靜寂下來了,人生過半,人生變成減法,分分秒秒都得計較,盤整得失,這時候的當下叫做「生活」,生活不該只是日復一日地過了而已,要過得很有質量、美好、精緻、優雅。
地圖裡更不該只有自己,還有家人,若把時間全交給了工作,體力也不盡可以負荷得了,李伯說,他因而把工作第一,修正成家人第一,兒女第一,時間也從賺錢上緩步抽離,邁向生活質感。工作仍是逃不過的宿命,但把一部分的時光贖取回,與家人一塊編織人生裡最浪漫的記憶,這樣才會添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