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瑞《安魂曲》 祝福天上摯愛
有別於一般充滿死亡色彩的安魂彌撒曲,佛瑞創造出的寧靜、安詳的安魂曲,不只讓去世之人獲得安息,更撫慰了尚且在世的人們。
文/李明蒨
農曆年後聽到朋友情緒低落地說:「每年過年是最煎熬的日子,雙親分別在過年前後過世,摯愛的妻子也是;看著年夜飯仍為摯愛準備的碗筷,充滿思念與哀嘆,無比神傷。」同時讓我想起奶奶過世後,深情的爺爺因過度思念,導致身體健康如溜滑梯直往下落,最終一病不起。聽母親說外公也是,外婆早逝,外公總是暗自垂淚,孤單寂寞直到終了。這是真實人生,且是大部分的人必須面對的人生,有一天,摯愛的另一半將駕鶴仙去;當那一天來臨,如何轉化心中的愛與思念成永恆祝福?聽聽看佛瑞《安魂曲》怎麼說。
寬心看待《安魂曲》
《安魂彌撒曲》簡稱《安魂曲》,是天主教會追悼逝者舉行追思彌撒所唱的詩歌,曲中出現的經文部分為安魂,部分也供一般彌撒使用,其中以莫札特《安魂曲》最廣為人知,除了音樂本身的張力吸引人,關於此曲諸多傳說如「究竟是不是黑衣人委託莫札特創作?如果屬實,誰又是黑衣人?」這問題足以討論世世代代,在作曲家已「死無對證」情況下,大家盡情發揮想像,增添音樂之外的神祕探索。各家《安魂曲》大多述說離世的哀戚、末日大審判、渴望解脫、升天等掙扎情緒,強烈壟罩「死亡」課題,有些愛樂者難免有所忌諱,尤其對於忌諱談論「死亡」的人,幾乎聞《安魂曲》而色變,覺得不吉祥。
其實《安魂曲》不僅為追悼亡魂,對在世者更具有釋放情緒與撫慰力量,其中尤以佛瑞的《安魂曲》最不具死亡色彩,以溫柔、溫暖、慈藹、圓滿的音樂表達不一樣的「死亡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