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醫藥新知】鍋具潛藏危機

編譯/周家慈(《艾美的閒話健康》部落格drugandpoison.blogspot.tw

市面上的鍋具琳瑯滿目,功能更是日新月異,但是你知道有些鍋具居然和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嚴重疾病有關聯嗎?研究顯示(註),鍋具外層金屬所含之化學成分,經過高溫烹煮與食物結合之後,被我們吃下肚,容易致癌,或造成心臟疾病、阿茲海默症、影響生育能力等問題,這提醒了我們一定要非常注意鍋具的選用。20世紀以來,鋁製鍋具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廚房用具,從前沒有人懷疑過其危險性。但1980年的研究發現,鋁製鍋具中的鋁,對人體來說就像神經毒一樣,會損害腦部功能;鐵氟龍是另一項常用於鍋具塗層的化學成分,研究顯示鐵氟龍不沾鍋的塗層會釋放出全氟辛酸(PFOA),這個成分一旦被人體吸收將會容易導致癌症、關節炎、影響生育能力、高膽固醇等問題,並且容易生出體重過輕的嬰兒。環境工作小組(The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指出更驚人的事實:只要人們吸入廚房中因過度加熱鐵氟龍所產生的油煙,就會提高發生類似感冒症狀的風險。

以下幾種材質非常危險,應該儘量避免:

1.鋁:許多專家都強烈建議不要使用鋁製鍋具,Blaylock博士指出,對人體來說,鋁對人體來說是最強的神經毒,除了會導致阿茲海默症,鋁還會誘發帕金森氏病以及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當鋁鍋碰觸到酸性物質時,鋁被人體吸收的量會是原本的11倍!舉例來說,如果你用鋁鍋煮水,而這個水又含有氟化物,鋁和氟化物結合而產生的化合物就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有毒物質。

2.銅:銅製鍋具在於它能讓食物平均受熱,但研究發現當鍋子接觸到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時,就會產生有毒物質。有些研究指出,若是血液中的銅含量過高,誘發心臟方面疾病的風險會增加。Blayblock博士甚至警告,銅對中老年人的腦部傷害更大!

3.鐵氟龍:許多不沾鍋的塗層原料就是鐵氟龍製成,由於鐵弗龍含有全氟辛酸,人們使用這樣的鍋具烹煮食物後,吃下肚的可不只是食物,還有致癌物質。只要將塗有鐵氟龍的鍋具預熱兩分鐘,所產生的氣體就已經非常致命,家中的寵物一旦聞到這種氣體,就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像是發燒,頭痛,噁心想吐等。

以下幾種材質是比較安全的,在選用時可以多加考慮:

1.不鏽鋼:不鏽鋼廚具在近幾年愈來愈普遍,而且是被認為較安全的材質。雖然不鏽鋼無法受熱均勻,但現在的技術可以將受熱均勻的材質(像是鋁和銅)嵌入鍋子的夾層,也可以達到不錯的導熱效果。最佳的不鏽鋼合金比例為18%的鉻和10%的鎳。不過,挑選時也要注意來自中國大陸的產品,因為品質不好的產品一樣對人體有害。

2.鈦:鈦製鍋具是無毒的,也不容易產生化學變化,有些專家甚至把鈦視為最安全的食器;美中不足的是,鈦製鍋具價格不便宜,也不易取得,所以很多鈦製鍋具都會有一部份是鋁製,以求受熱更平均。

3.陶瓷、琺瑯、玻璃:這幾種材質不會釋放出有毒物質,也幾乎無毒,不過缺點是易碎。有些瓷器會混著鉛、鋁或是鎘,在挑選時要格外注意。

有些鍋具的材質設計比較安全,但還是有些疑慮:

1.鋼碳鍋:鋼碳鍋在烹煮的過程不會沾鍋,並且比一般的鐵鍋還要輕;雖然導熱很快,但無法維持熱度。Blayblock博士指出,鋼碳鍋含有多種金屬成分,像是鐵、鉻、鎳、鈦、鉬、鈷、鈮、鎢、釩等,由於金屬含量眾多,不能確定碰到酸性食物時是否依然安全,因此在使用鋼碳鍋時,還是避免碰到酸性食物為佳。

2.生鐵鍋:雖然專家和環境工作小組都相信生鐵鍋是安全的,生鐵鍋碰到酸性食物時,例如番茄,會釋放鐵質到食物裡,這曾經被推薦於改善缺鐵性貧血,但這麼高含量的鐵融入食物,還是有可能導致心臟方面問題,糖尿病,還有肝硬化。

假如發現家中有危險鍋具,建議立刻換掉,但如果你不想花費太多在換廚具這件事情,就要多留意烹調的條件與環境。

環境工作小組建議以下幾點,可以讓不沾鍋的傷害降到最低:

1.不要預熱不沾鍋,以最低溫來烹煮食物是最安全的。

2.不要把不沾鍋器具放在超過500度的烤箱。

3.烹煮食物時,使用抽油煙機。

4.不要讓寵物接近廚房。

5.當需要換新鍋具時,記得挑選安全的鍋具。

註: Hidden Health Dancgers In Your Cookware, Health Radar, Vol.5, Issue 3 May/2015.

Disturbance of cerebral function in people exposed to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ted with aluminium sulphat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Camelford water inci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9 Sep 25;319(7213):807-11.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