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生活 享受人生的苦與樂 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的勤奮才子─劉墉
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這就是享譽華人圈的暢銷作家、知名畫家和新聞媒體人劉墉。
9歲喪父,13歲家中失火成為廢墟,16歲罹患肺疾,
究竟他是怎樣用正向、樂觀的心,開拓自己的自由天地呢?
「我周遭有太多熟齡親友,大家都有不少煩惱,累積多了,就覺得應該出來說一說才好……」就是這份對世情的敏感和不吐不快,讓劉墉眾多的勵志處世書又多了一本。
來到劉墉位在大直的居所,室內窗明几淨,沒有多餘的雜物,素色調的沙發套,角落幾束瓶花,偌大玻璃窗阻隔了外頭市井熙來攘往的喧囂,人在屋內只感到舒服大器,就像主人親切的接待,適度溫暖卻不會讓人感到壓力,這就是劉墉給人的第一印象。身為創下全球3千萬本銷量的暢銷華文作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雖已年近70,仍保有頑童般的笑容和喜悅,到底他這精采充實的一生是怎樣走過來的呢?
英雄自古出少年 吃苦也像在享樂
其實除了作家身分外,劉墉也是國際知名的畫家,以及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教育家。他的山水畫融合「沒骨花鳥」的特色,以濃淡乾濕的筆觸,獨創「沒骨皴法」,尤其在氛圍的營造上別有意境,而有「夢山水」(Dreamscape)之稱,作品《夜外》、《山城夕照》、《南國月夜》、《桃花源記》和《古都瑞雪》等,多次在蘇富比(Sotheby’s)國際拍賣中創下高價,尤其2011年的《春江花月夜》更以116萬港幣(約合新臺幣432萬元)拍出,締造當代水墨的驚人天價。
在劉墉的文字中,不管論人生、聊花草或談世事,不時都會浮出童年和父母相處的場景,讓人格外動容。9歲時,劉墉父親因直腸癌過世,從此他和母親孤兒寡母兩人相依為命;13歲的冬季,煤油爐爆炸失火,「我連眉毛都燒光了,家中頓時成為廢墟。」16歲就讀成功中學時,高一的劉墉又罹患肺疾,結果吐血讓他只得休學,從此氣喘藥不離身……
儘管遭逢種種變故,但劉墉並未耽溺於自怨自艾,回憶起失火當晚,劉墉仍可感受在鄰人燈火和笑語的環繞中,他獨自一人在廢墟中的寂寞,但他很快就幫年近60的母親在廢墟上蓋了一間草房,「有時夜裡去上廁所,抬頭看星空,就覺得很美,然後清風吹來,曼陀羅花香和廢墟的焦味混在一起,像是在廟堂之上……」後來他陸續在廢墟上種了香瓜、番茄等,這些花草蔬果似乎發揮了某種療癒、激勵的作用,在十來歲的少年心中,突然「從殘破中看到一種悲劇的美」,少年一夕之間長大了,學會用抽離的角度看自己,在萬物細微之處看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