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肺癌接受標靶治療的副作用

根據統計,癌症數十年來一直為我國十大死因之首,而其中肺癌雖發生率非為最高者,但是卻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最主要原因在於早期的肺癌並無明顯症狀,大部分肺癌(約七成左右)在診斷時,均已屬於晚期肺癌。在不適於外科手術的病患,傳統治療方法是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為其首選。但隨醫療科技及藥物發展,目前晚期肺癌有多種標靶藥物可提供有效治療。

傳統化學治療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會掉髮、腹瀉、食慾不佳,甚至因為骨髓抑制所造成的免疫力低下而感染,對於生活品質影響甚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說明,目前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被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為上皮生長因子按受體之抑制劑,其有效率約為七成左右,且無病存活率約為10~13個月。其常見副作用為皮膚起疹,尤其於臉部,也有可能產生甲溝炎、皮膚變乾、脫皮或者小裂傷。腸胃道方面為腹瀉或者肝功能受影響。

但其中有少數病患在服用此藥之後會產生間質性肺炎,嚴重者甚至有可能會產生呼吸衰竭,曾有一位女性個案為肺癌併腦部轉移經切片診斷及分子生物學檢查後,為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肺腺癌,經標靶藥物治療後,腫瘤迅速縮小,但卻在數週後,發燒、咳嗽、呼吸急速,進而呼吸衰竭診斷為間質性肺炎,經使用類固醇後順利康復。鄭企峰建議,為了病患的用藥安全,在服用此類藥物時,若有不適應及早就醫,避免嚴重併發症產生。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