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到底是什麼?
關於熟年的書籍, 這幾年來在市面上愈來愈多了,由於日本早在二○○五年就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各種熟年的寫作和討論很多, 中文譯本也不少。不過英、美等國和我們一樣,也即將面齡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因此, 對於熟齡議題,可以發現歐美語系的翻譯書也有增加的趨勢。這期編輯在英、美語系的熟年書裡,特別挑了《中年的意義》和《艾倫‧ 狄波頓的人生學校: 關於變老這件事》,看看從西方生物學和哲學的觀點,是怎樣看待老化這件事。(文/陳珮真)
《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大衛・班布里基 著 周沛郁 譯 如果出版
巔峰已過,或是人生的全盛期?
中年人擔心自己的腦子。他們聽說住在已開發國家的現代人,在過世時有3分之1會罹患失智症,他們緊張兮兮地等著失智症的跡象出現。他們看著自己的身體改變,也感覺到了(在他們看來,是在衰退),他們擔心頭腦也會發生同樣的事。他們相信自己的腦子在幾年裡就會變成唯一「有價值的資產」,一想到頭腦也將退化,就覺得驚恐。然而,或許他們不該那麼擔心未來,而是該多花點時間享受現在。中年的頭腦的確在改變,不過未必是每況愈下。其實中年人類頭腦的演化過程很成功。
頭腦當然重要,畢竟它是人類成功的關鍵。不過,人類有件事很特別―他們生來對任何事都沒那麼在行。他們不強壯、不敏捷,也不堅韌,生下來時也沒有狩獵、採集、說話或做事的本能。他們和大部分的動物不一樣,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時,預先的設定非常少,身上的「軟體」很少。不過他們擁有神奇的「硬體」可以彌補這個缺點。人類的頭腦大小,比我們這種體型的其他動物運作所需要的頭腦大多了,即使靈長類的頭腦也沒這麼大。看起來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人腦幾乎什麼都學得會。人腦的學習一部分是靠練習,一部分是靠其他更有經驗的人類教導。不過我們可能要花幾十年才能學會做一些事──我們已經知道,學習打獵需要超過25年的時間―能學會很多事、但只能緩慢學習的這種能力,或許是人類活這麼長的一個原因。雖然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學習,但人類頭腦的可塑性、容量和求知欲,讓我們從一個適應不良的虛弱物種,變成地球上最強的生物。
擁有像我們這樣的頭腦,需要許多資源。跟其他同等大小的器官相比,頭腦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且人類的腦部也格外地重。人類生命藍圖有個獨特的特徵,我們進入中年時,這個巨大而需求龐大的器官還是運作得很好。雖然身體生育力下降,且出現耗損的情形,頭腦仍然繼續消耗能量,維持完整的功能。換句話說,中年不常發生頭腦劇烈退化的情形。人類為何長期維持傑出的腦部功能?這點值得我們花點時間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