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安心 產銷履歷溯源之旅
面對黑心食品事件層出不窮,
該如何選擇食材,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呢?
現在有產銷履歷商品,安全掛保證,消費者可以安心吃!
文‧ 攝影/賴麗秋
從產地到餐桌,產銷履歷幫您把關
《熟年誌》曾經採訪住在高雄旗山高齡九十歲的柯金吉阿公,為了中風需要調養身體的妻子健康,偶然得知黑芝麻的營養成分後,柯阿公在十多年前毅然砍了所有的香蕉樹,改無毒栽種芝麻,除此,利用住家旁的空地,依季節輪種蔬果。柯金吉說:「想要身體健康,就應該吃食物,而不是食品;現在人吃太多再製品了,對身體健康沒有幫助。」看看柯阿公硬朗的身體,就是吃出健康的最佳例證。
柯阿公自種自食,吃的肯定是安全無虞的食材。但是無法親自栽種的多數人,該如何得知吃進肚裡的食物是安全的呢?尤其是近年來食安問題不斷,塑化劑、防腐劑、餿水油、回鍋油、病死豬、孔雀石綠等,都讓人看得膽顫心驚、食不安心。
產銷履歷把關 食材溯源看得見
為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自民國九十六年起積極推動「產銷履歷農產品制度」,期望藉由良好的管控,從食材源頭開始,到包裝、上架等,進行有系統的管理,並將此一資訊公開透明化,由嚴格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把關,讓消費者可以確實掌握食材生產、銷售的完整過程。
至民國一○五年五月,已有超過一千七百位業者加入產銷履歷制度,每個月平均生產四百八十萬件的貼標商品供民眾選購,這些商品品項涵蓋蔬菜、水果、茶葉、養殖水產、肉品、乳製品及加工食品等,銷售地點也遍及全台各大連鎖賣場及超商等。
雖然黑心食品問題層出不窮,但在台灣還是有許多辛勤生產農畜牧產品的農友,用心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只為了提供給消費者安全的食材。
溯源餐廳 外食一樣吃得安心
除了在家食得安心,偶而想要外出打打牙祭也可以放心,因為農委會自民國一○四年起正式啟動溯源餐廳。為鼓勵餐廳業者踴躍加入,目前只要有一道餐點使用至少一項產銷履歷食材,便能加入溯源餐廳行列。
為了確保消費者可以真正享用到經過驗證、符合安全、資訊公開的可追溯農漁牧產品,加入溯源餐廳的業者,需要搭配溯源服務提供者導入的雲端技術,如此方可介接農委會所建置的產銷履歷資訊系統,這樣一來,便能讓消費者透過掃描QRCODE,立即取得溯源食材的相關資訊,確實掌握從產地到餐桌的安全。
凡是參與溯源餐廳的業者,都會在餐廳外牆貼上溯源餐廳的標章,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同時在他們的菜單或是桌牌上,也都會提供產銷履歷食材餐點的QRCODE,方便消費者可為鼓勵餐廳多多採用產銷履歷商品做為食材,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農委會積極推廣溯源餐廳,消費者可認清此一標章。以輕易取得資訊,不用擔心吃到來歷不明的餐食。
國宴食材 您也吃得到
產銷履歷有如食材的安全保證,因此在今(民國一○五)年五二○總統就職的國宴中,產銷履歷好食材,一舉躍上國宴餐桌,讓大家看見台灣安心、安全、品質優良的在地食材。優良食材不需要國賓才能享受,所有產銷履歷商品在市面上都可以買到。究竟產銷履歷產品是如何栽培、在監控下成長的,現在就跟著本刊一起來場食材的溯源之旅吧!
青年型農張厚深 意外的「芭樂」人生
今年二十九歲的張厚深,實際參與芭樂栽種的時間大約只有五年;但是說起他與芭樂的結緣,可以從他十九歲那年說起。張厚深家中原本經營貨運行,負責運送高雄燕巢地區生產的水果。不幸父親在他十九歲那年意外往生,張厚深於是一肩擔起家業,起初還是維持原來的運作模式,協助果農運銷;張厚深發現當芭樂熱銷時,即使合作社提供農民較佳的付款方式,就算有錢也還是一樣拿不到貨,於是在五年前他興起自己來種芭樂的念頭。
初生之犢 投入芭樂栽植
一個二十多歲從來沒有耕稼經驗的小毛頭一頭栽進芭樂世界,遇有難題便向有經驗的農民請教。可以想見理論派的第一次種植,五百棵芭樂樹全部都死了;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積極地去上課學習,向專家請益,一步一步累積經驗。
慢慢地,張厚深也種出了心得,並發現許多農民種植過程中,似乎使用過多農藥,少則七、八種,多則十多種。因為,有許多農民是不識字的,遇到問題,農藥行只是一味推銷農藥,根本不在乎是否重複用藥。
產銷履歷生產 確保產品安全
為了安全用藥,甚至降低農藥的使用種類與劑量,張厚深在民國一○二年加入產銷履歷的輔導,並邀集產銷班的其他農民一起加入。張厚深笑說:「因為加入產銷履歷屬自發性行為,同時要配合詳實的生產日記,利用電腦進行記錄,這對上了年紀的農民來說,是有些難度;於是我先鎖定配合度高的,然後半哄半騙地找了八位農民一起加入產銷履歷的行列。」
初期不識字、不懂電腦的農民,張厚深便主動協助他們輸入生產日記,持續地記錄,農民慢慢發現,其實真正需要使用到的農藥只消四、五種,以前真的是被騙了。透過產銷履歷的監控,降低農藥的使用,雖尚未達到有機栽種,但在安全用藥的規範,及遵守安全採收期,消費者可以確保買到安全的芭樂。
導入智慧手機App的應用後,不用開電腦就可以登錄生產日誌,相信會更有利於吸引更多農民加入。尤其是具有生產履歷的芭樂登上國宴餐桌後,張厚深說,大家都開始感興趣了。
產品安全有保證 質佳價更優
張厚深指出,自三年前加入產銷履歷之後,芭樂品質不僅優良且穩定,而且在合理的用藥下,也使得成本大幅降低。據估計,有生產履歷的芭樂每公斤價格能比沒有生產履歷的芭樂高十元。除此之外,在嚴格的產品分級制執行下,分級銷售,不僅可維持價格,也不會浪費產品。
張厚深也提到,一般芭樂甜度約在八、九度,但青隆果菜運銷合作社所種的珍珠芭樂甜度都可維持在十一度上下。因為產銷履歷,讓他們可以開發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同時提高商品的價格。
學美工出身的張厚深,因緣際會下走進芭樂的世界,年紀雖輕卻可以帶著一群年長者為食安而努力。同時他也不忘要發揮自己的美工專才,為他們的產銷履歷芭樂設計自己專屬的圖案,這可是仿冒不來的喔!
體育老師的農業大夢 李文修的木子李番茄園
從小跟著務農的雙親在田間成長,唸書期間下課後也會到田裡幫忙,李文修對土地有一分深厚的情感。因此,雖然他的正職是體育老師,但也沒放棄農務,將蘭花嫁接當成副業,一為興趣,二來為日後退休回歸田園做準備。
風災摧毀蘭花園 卻開啟他的番茄大業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八八風災重創李文修的蘭花園,眼看心血泡湯,他卻沒有因此被擊敗。清楚了解自己無法離開土地,他思索著下一步;因為女兒喜歡吃番茄,心念一轉,何不轉投番茄的種植呢!而且不僅是單純的種植,他還希望透過自然友善、安全的種植方式,種出讓人可以現採現吃、安全的小番茄。
有著自小隨著父母在田間耕種,及蘭園的蘭花苗嫁接經驗,李文修對農事並非全然陌生;決定小番茄的種植後,也要全力以赴。「鴻圃(李文修農園的名稱)是我人生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李文修認真地承諾,並為提供消費者可安心食用的食材而努力。
李文修蓋了三間溫網室,除了小番茄的種植,同時進行種苗的培育,以科學的方法從事育苗與品種改良研究,像最近他正研究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小番茄,除了小番茄,李文修還認真開發栗子南瓜等,認真的研究精神,讓李文修獲選二○一四年的產銷履歷達人。
不吝給人機會 培養後進
除了個人努力鑽研,李文修也不吝提供機會給願意學習的人。採訪當日,在他的農園裡看到許多年輕的學生,學習種苗的嫁接等事務;原以為這些都是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來實習,結果居然是李文修任教學校體育系的學生。而現在擔任鴻圃場長的蔡旻晃,更是不諱言自己是個更生人,感謝李文修願意給他機會學習,並得到今年百大青農殊榮。
蔡旻晃回想起開始學育苗時,有一次因為天氣太熱來不及澆水,看到種苗都倒了,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李文修跟他說,你現在去澆水,然後等三十分鐘後再去看看。照著指示去做,時間到再去看,發現種苗像是又活過來般,這才徹底激發他對育苗的興趣,從此認真投入,更榮獲今年的百大青農殊榮。
從種苗到結果一手包
李文修經營理念是希望從苗開始到果實都可以自己掌握,因此,除了自行栽種小番茄,同時培育苗種,除了一般番茄苗種,還有與茄子嫁接的改良苗種,這種嫁接方法,不僅可以使番茄根部更穩固,且具抗菌、抗病、耐熱等優點。
李文修的木子李番茄園在六年前加入產銷履歷,促使他加入的原因正是食安問題,希望可以藉由產銷履歷詳實記錄番茄的種植、施肥過程,提供透明資訊給消費者,建立消費者信心。
在李文修不斷精益求精,努力研究改良下,他的木子李番茄園已經在市場上建立口碑,一上市往往成為網路搶購的目標。現在他期望持續透過產銷履歷的監督與執行,帶給他營運面的幫助,同時可以導正市場對安心食材的重視並選購。
郭忠讓台灣綠竹筍 躍上日本人餐桌
為了確保筍子的新鮮、脆嫩,筍農們在收成期總是要摸黑趕在太陽出來前採收,因為有露水滋潤的竹筍最是清甜。綠竹筍肉質細嫩、纖維少,又剛好在夏季盛產,成了夏日涼拌、煮湯的最佳食材。
竹筍是不需要噴灑農藥的 安全食材
說起自己與竹筍的結緣,台南關廟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郭忠說,家裡從他父親那一輩便開始種竹筍,因此,他是從小就跟著種竹筍。就他多年的經驗來說,竹筍其實是不太需要噴灑農藥的作物。即使近幾年來蟲害較為嚴重,但是有小鳥跟雨水兩大天敵,真正受蟲害影響其實不大。但如果真需要噴灑農藥,一般也都是冬天,且以葉面噴灑為主,農藥大約十多天後就散發,而竹筍採收則要到隔年四、五月過後,到那時早無農藥殘留。
正是這個原因,讓郭忠非常執著在綠竹筍的種植。且就關廟地區的綠竹筍耕種面積來看,總計約一百公頃的種植面積,其中八○%是沒有噴灑農藥的。對消費者來說,竹筍是安全的食材。
綠竹筍銷日的台灣第一人
說起郭忠的綠竹筍,在日本可是非常暢銷,且早在十四年前,他的真空包裝綠竹筍已經在日本大榮超市上架,可說是第一位將綠竹筍外銷至日本的台灣農民。談起這段往事,還是可以看出他臉上顯露的驕傲。
這事最早要從十八年前說起,當時郭忠在路邊賣水果,有一天遇到一位貿易商,希望郭忠可以供應鳳梨讓他出口到日本;開始他與日本市場的關聯。之後,郭忠曾隨著貿易商到高雄的一間加工廠參觀,當時加工的正是要銷往日本的玉米;當下郭忠心想,如果他的綠竹筍也可以利用真空保存下來,這樣在冬天時不就還有綠竹筍可以賣?一碗竹筍湯賣五十元,想來是不錯的生意。
不過,真空包裝的綠竹筍沒有在台灣上市,而是先銷往日本去了。郭忠笑說,這其中又有故事可以講。因為機緣巧合,某日本知名沾醬公司老闆的女兒,來台灣吃到了郭忠的綠竹筍,居然說,台灣的「水梨」為什麼這麼甜,又這麼香呢?如果可以跟他們公司的沾醬結合來銷售,應該是不錯的點子。於是,郭忠的綠竹筍在十四年前首度外銷至日本橫濱;且出乎意料地受到好評。郭忠的綠竹筍持續出口日本,大約每年中秋節過後,開始出貨,到現在每年仍維持四個貨櫃的出口量。
產銷履歷 讓銷售通路更順暢
談起為何加入產銷履歷,郭忠表示,因為現在許多餐廳,或是貿易商外銷時,都希望他們可以提供有關綠竹筍種植的相關資料,所以他只好去請教政府相關單位;很感謝他們從無到有協助建立起產銷履歷機制。
因為有了產銷履歷,不但讓他的綠竹筍成為國宴食材之一,不僅過路客增加了,且早在去年已經引起大陸市場的注意。因為大陸新鮮竹筍供應量不多,以加工筍為主,在健康意識抬頭之後,他的綠竹筍採高壓真空處理,沒有防腐劑及其他添加物,同時還保留鮮筍的香甜,在去年已經出口近一千多箱,廣受歡迎。現在已談好後續的出口需求,將會陸續出貨。
現在的郭忠不擔心綠竹筍的銷售,只擔心下一代接手的意願低,恐怕過幾年之後,因為綠竹筍產量大減,想吃得要付出更高價錢才吃得到啊!
莊詠傑用科學與自然農法 種黑木耳
木耳是顏色深一點好吃,還是顏色淡一點的好吃呢?
旭領農場的莊詠傑告訴我們,其實都一樣好吃;但為什麼會有顏色上的差異呢?莊詠傑解釋,這是因為季節的緣故;夏天木耳生長速度較快,每週可以採收一次,因此顏色較淡;冬天由於氣溫較低,木耳的生長速度較夏天慢,約兩週才可以採收一次,所以顏色較黑;然後夏天的木耳口感偏軟、冬天木耳口感偏硬。
與蜘蛛、昆蟲為伍的木耳
莊詠傑繼續說道,木耳顏色本來就會隨著四季變化轉變,如果消費者認定又黑又亮的木耳才是好木耳的話,只會讓不肖業者在種植過程採用不自然的方式,去保持木耳色澤,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嘉義中崙地區是台灣黑木耳主要的生產基地,旭領農場正位在這個區域。走進農場黑木耳的種植室,莊詠傑貼心地提醒來訪客人,小心蜘蛛絲喔!其實早在客人來訪前他已經針對參觀時會經過的走道,先簡單清除了一些蜘蛛絲。因為與大自然共存,跟昆蟲共生是旭領農產種植黑木耳堅持的理念。因為他們的堅持,生產出來的黑木耳相對自然新鮮,且品質佳。
自然農法種植木耳 與環境友善
莊詠傑是承接家業的第二代,父親在中崙地區養菇種木耳,已有四十年,在二○○四年莊詠傑退伍回家接棒後,因為菇類的後續處理流程較繁瑣,且新鮮菇類保存期短;相較之下,黑木耳處理流程簡單,保存期限較長,因此,逐漸轉型以黑木耳種植為主,現在除了新鮮的黑木耳,他們也積極開發各式黑木耳相關的商品。
旭領的黑木耳採用自然農法,而菌種的培養更是關係到黑木耳品質與產量,因此,對於培植黑木耳用的太空包控管都必須非常嚴格,包括太空包內的木屑、黃豆粉等提供木耳營養的來源,還有太空包製作過程中更是嚴格除菌,營造出優良的環境讓黑木耳成長。
至於使用過的太空包,還可以回收作為有機肥料使用;除此,黑木耳採收後處理剪下的的蒂頭,更是附近農民的最愛,可以直接鋪在地上,不僅可以減緩雜草叢生,還可以提供土地養分。可說在整個種植過程,都與大地共榮共生,徹底實踐友善環境的永續經營。
唸的是管理相關科系,莊詠傑重視會計成本,加入產銷履歷對他來說,透過詳實的種植紀錄,這些資訊的累積,有利於他對木耳種植的科學化分析,對技術提升、菌種管理、品質、產量、成本等管控,可以更精準。在科學化的經營下,旭領的種植室也由原本的二座擴展到六座,且有效的輪流運作。以長期營運眼光布局,積極申請「產銷履歷」、「CAS有機認證」、「ISO9001」等系列認證,雖然每年光認證費用,就要花費好幾十萬元。但觀今日發展的成績,相信是值得的。
產銷履歷安全掛保證 客人自己找上門
尤其是在食安風暴之後,有了產銷履歷等認證,猶如安全掛保証的身分證,為他們帶來商機。像鼎泰豐正是因為豬血問題,找上旭領,以木耳替代。近年更因為木耳的健康題材,包括愛之味、南橋等大廠,也都找上門請旭領提供原料,生產木耳飲品。現在,因為木耳在五二○又成了國宴上的美食佳餚,詢問度又再提升。
為回饋鄉里,莊詠傑免費將他們的木耳,提供給附近中埔國小等在地小學的小朋友當營養午餐。目的是希望讓小孩知道並了解食材對健康的重要性,食安教育從源頭做起,不管是教育還是栽種,為地球、為地方貢獻自己的一分心力。
一口爆漿水果玉米 決定熊亞萍的玉米人生
初見熊亞萍,你可能會認為她只是個忙碌的上班族;但當聽她說起她的玉米大業,豪邁的性格、對玉米事業的雄心,立刻展現無疑。雖然沒有直接下田耕種,卻有辦法帶領一群契作農民,以企業化的經營管理,一步一步建立起玉米王國。
走進鮮綠農產科技位在雲林虎尾的玉米處理加工廠,炎炎夏日裡,可能很多人要羨慕正在進行玉米分級、包裝的作業人員了,因為這裡可是全程開著冷氣的環境;為保持玉米的鮮度,因此必須在冷溫的環境下進行。
企業化經營玉米大業
熊亞萍在偶然的機會下第一次吃到水果玉米,生吃玉米時,爆漿的甜味讓她驚艷,於是決定要將玉米事業擴大經營。
將夫家原本蔬果盤商的經營模式,進一步轉型朝農企業發展,成立鮮綠農產科技公司,以企業化經營玉米,從種植、包裝到直接面對通路銷售一手包辦。目前不僅打入7-11、大潤發、頂好、家樂福、好市多等連鎖、大型超市;甚至外銷到香港、菲律賓、大陸等地區。
讓鮮綠農產一炮而紅的商品,是一支賣價只要三十九元的真空包玉米棒。熊亞萍笑說,消費者吃到這支玉米棒真是賺到;因為玉米棒的製作必須選用米粒飽滿、沒有缺粒、受損的A級玉米,這可是兩支玉米才有一支的等級,加上採用日本進口的包裝袋,整體成本是相當高的。不過,他們希望藉此高品質的玉米棒來建立消費者對鮮綠農產的認知,還是值得的。
為了要直接打入通路市場,產品的控管非常重要。尤其鮮綠是採取契作的經營方式,如何有效地建立種植、品管生產流程等,更顯重要。藉由產銷履歷的認證,正是為品質把關最佳方式。同時為了推廣安全農業及安心食品的理念,在產銷履歷的規範下,每年仍會交由第三方進行農藥殘留的檢驗。為降低對農藥的使用,近來也積極向農友宣導採用自然費洛蒙的除蟲方式。除了安全,更是對環境的保護。
豪氣買斷水果玉米種源 用心與契農搏感情
為了在市場搶得商機,熊亞萍大手筆花了九百萬元向國外買斷水果玉米的種子,農民如果有興趣,就只能與鮮綠合作,依照他們要求的方式種植,有利於生產流程、品質的管控。
農民願意與鮮綠合作,除了種源問題,鮮綠的收購價比一般盤商多出二成左右,也是吸引契作戶的原因。不僅如此,熊亞萍更努力與契作農戶「搏感情」,為塑造契作農民的一致性與認同感,會發給制服;一年三節會以契作農戶為主體辦活動;遇到農戶家有喜事,熊亞萍也會盡量抽空參加;更是鼓勵農戶要多去上課、多學習,也為農戶保意外險。熊亞平認為,這些活動花費不大,卻可以讓農戶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用心。
鮮綠目前契作玉米面積為五百公頃,年產七千五百萬公噸玉米,在人力有限及效率提升需求,熊亞萍積極進行自動化作業與管理;為因應產能的提升,鮮綠新的玉米處理加工廠正積極進行中,預計明年可以完成啟用,屆時將會是台灣最大的玉米加工處理廠。此外,為了在最佳的時節採收玉米,鮮綠也與中衛發展中心合作發展「農業科技雲」,只要透過田間App的管理,透過實地土壤、水質、陽光等監測,再利用大數據分析,推演出最佳「採收日期」,獲得品質最佳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