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真安樂?
安樂死很容易成為話題,
因為當中有各種立法及衍生的諸多細節,是很深刻的事情。
除了倫理爭議,有些悲劇常因失去外界支持、找不到人生價值而衍生,
若大家能協助當事人找到出口,或許能過濾掉一些「假性」需求的安樂死!
文/周傳久
有人向總統提議安樂死合法,發起者算名人,話題具爭議性,投書對象特殊,成了新聞。在這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經積極使用者一散布,很快形成一種假性主流民意,讓大眾以為這是多數人的意見,或讓政治人物認為,這是可以跟隨操作的民意。
我曾在一九九六年拜訪荷蘭安樂死協會,目睹一排接線生忙著諮詢,但就算提供諮商的人認真中立,民眾不見得會仔細聆聽全部意見,或是只聽他們想聽的,漸漸你會發現,光是「安樂」這兩個字,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荷蘭自由開放的文化,讓人有解放痛苦的遐想。然而,在二○○二年曾有荷蘭媒體報導,安樂死合法化後,有數萬失能老人離開荷蘭,特別是跑到地緣和語言相近、又對醫療倫理限制更嚴的德國,原因就是怕安樂死合法後被「不樂死」。
臨老出國,不是想去longstay而是保命,令人情何以堪。報導引述格廷根大學的調查,表示約有四成一的安樂死不是真正的安樂死。儘管醫師不當執行可能被判十二年徒刑,但重視法律規定的人有多少,卻是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