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南義風情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地,來到這裡不需要刻意進博物館,
路上隨處見到的教堂古蹟,就連飲水泉都從古羅馬流傳至今,
這裡是西方文化藝術的濫觴,一切從生活開始,也發揚於生活。
文‧攝影/黃語珊
來到羅馬,若不逛名牌店,至少要去呈現古羅馬建築藝術之美的,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又稱萬神殿)與羅馬競技場走一遭。
古羅馬建築藝術之美 萬神殿與鬥獸場
這個西元一二五年,被羅馬皇帝哈德良重建的古羅馬萬神殿,為何受到後世推崇?其實除了是至今保存完整的古羅馬神殿古蹟之一,更被認為是首座穹頂(拱頂)式建築物,萬神殿的出口只有兩個,一方是拱頂天窗、一方是大門,室內採光皆來自於天窗,讓凡人祭祀可上達天聽,也代表了萬神的崇高與偉大。
半球型拱頂在建造時沒有鋼筋結構,如何讓整座運用混凝土所建的拱頂,不因重力而被壓垮?神殿外據說是從埃及運來的八根石柱,又是如何扶起至定點的呢?許多尚待解惑的問題至今仍是個謎團,但不妨她成為各時期建築師學習的對象。
羅馬另一處必看的競技場,建於西元七二~八二年間,雖然已無當時樣貌,但從其遺址仍能了解當時建築、機關工法細膩之處。可容納五萬人的競技場,奴隸與野獸爭鬥的血腥場景,就連電影也著墨許多,但由於地震影響建築結構的緣故,加上早期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將鬥獸場中的大理石拆除,沒有進行保護,才形成現今看到的斷垣殘壁。
古羅馬競技場精妙之處,除了現今依然常用的大型體育場的觀眾席入場設計,可引導大量觀眾人潮,表演台底下還隱藏著道具與牲口所儲存的房間,表演時才打開機關,讓角鬥士與牲口於地底升起決鬥,而表演台更可以引水入場,表演形式豐富,可說設計周到且細心,令人十分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