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老雪花齋
拿起老雪花齋裡的雪花餅大口咬下,
吃進嘴裡的不僅是單純的糕餅,而是台中豐原百年的記憶。
行銷可打造出形象,但歷史的厚度,卻只能倚靠歲月不斷地累積,
那正是老店的魅力所在,也是老雪花齋想守護的真實之美。
文‧攝影/黃語珊
位於台中豐原熱鬧的中正路上,老雪花齋在這裡佇立已超過百年時光,目前交棒給第三代經營,也已近二十年,在糕餅業百家爭鳴的時代,外國進口甜點衝擊,雪花餅如何仍能屹立不搖,來聽聽他們的傳奇故事。
出身神岡 呂家雪花齋百年傳奇
雪花齋(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創立)創始者呂水,出生於台中神岡的呂氏家族,是在筱雲山莊附近的另一支呂氏宗親。呂水從小在清苦的環境中成長,為了幫助家計,曾到處批發花生糖等點心在街上叫賣,直到十三歲時認識了一位擅長汕頭料裡的陳踀(音讀:處)師傅,從此開啟了呂水不一樣的人生。
「現在談起來,他(陳踀)就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但遇到他是祖父人生的轉捩點。」第三代傳人呂弘仁說,當時呂水對病倒街頭的陳踀伸出援手,緣分便將兩人牽起,在陳踀痊癒後,他便帶著呂水一起到各地方去辦桌,而呂水也不負期望,習到了陳踀的料理功夫。然而,專長為廣東汕頭料理的陳踀,其實特別專精的部分是甜點、糕點,所以往後呂水的糕餅手藝基礎,便是從這個時候扎穩的。
但這兩個師徒,並不如電影情節一般,相互扶持到最後,陳踀在呂水出師之後,興許又到了其他地方流浪、尋找其他機會,但後續便消失再無下文。呂水也走上了總舖師之路,由於時代背景,人們普遍生活不那麼富裕,因此有能力辦桌的人,通常都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呂水便也因此結識了許多豪門士紳。
「祖父的交友圈裡,也有一些賞識他的人,當時就有一位叫做陳德全的地方士紳,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富二代,延聘他到家裡來當廚師,後來就有了正式且穩定的收入。」
桂梅雪花齋 文人雅士最愛
這位陳德全,在往後呂水開業之時也極力支持著,由於呂水為人不浮誇,對人也正直,當提出創業的想法時,身邊也有許多人願意支持他,甚至有些提供資金,而店名雪花齋的典故,更是從這些人們所出。「當時有六位擁有秀才身分的文人,來到這裡吟詩作對、吃餅、喝茶喝酒時,就對出了一則對聯―『花香天下中秋桂,雪映莊前臘月梅。』桂就是恬淡清雅,而梅則是堅毅傲骨。」呂弘仁笑著說,當時的讀書人都流行這一套,形容這位開業人的操守與風骨,「按照對聯,本來應該要叫『桂梅齋』的,但是幾個人沉醉在意境之下,突然發現台灣好像很熱、沒看過雪,就有種被澆了一盆冷水的感覺,看到上頭的雪花二字也覺得蠻好聽的,而且台灣也沒有雪,倒不如就叫雪花齋吧!」而「齋」本身有著書房的意味,也有不少人誤會成是販賣素食的店家,令呂弘仁無奈又好笑,可這些因為店名產生的趣事,也成為雪花齋的雅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