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黑暗,繽紛多彩的印象樂派 德布西奠定樂壇新風格
19世紀後半音樂名家,無不絞盡腦汁想要走出浪漫樂派之外的新風格,
最後是德布西以充滿夢境與現實交錯的幻景〈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成功破繭而出。
德布西藉音樂帶領世人走向光亮,光所給予的明朗,在他的超凡技巧中圓滿呈現!
文/李明蒨
光之所以令人嚮往,是因為我們曾經置身黑暗。當遇見黑暗,只要相信前方有一道光眷顧照耀,我們即願奮力迎向那繽紛多彩的未來。光,代表的即是希望。
上帝創造天地,首先說「要有光」。在許多文化中,光被視為神、真理、理性的象徵。世俗生活裡,黑夜或激發不可思議的創造力,或讓思緒落入無底深淵掙扎糾結,但我們最終渴望太陽緩緩升起,射出一道曙光,讓宇宙瞬間回歸理性運轉。失眠不在充滿光的白天發生,憂鬱也不愛白天的光;光,照亮人類生活的黑暗面,指引出希望。
從視覺到聽覺
有一種音樂,穿梭在光影之間,閃爍著躍動感官之光,這就是「印象派」的音樂,明朗、華麗,如自然光亮般迷人。
19世紀「印象樂派」伴隨美術史發展而出,這段由視覺到聽覺的緊密相隨,給予世人從黑暗到光亮的驚豔。
15世紀末,達文西大膽將人物置於廣大黑暗中,例如在畫作〈抱銀貂的女子〉中,光亮打在臉龐和身體上,黑暗,凸顯了人物的輪廓;到了17世紀初,卡拉瓦喬成了黑暗藝術的強力代表,在一片黑漆漆的背景上為人物打光的技巧,無人可匹敵;到了林布蘭筆下,背景還是黑暗,但所射出的光不再銳利,他的光試圖從內部暈染開,表現精神上的深度;接著,以〈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聞名的維梅爾,漸漸用光驅逐黑暗,他運用細小、緊密的顏料斑點強調高光,為作品畫龍點睛。19世紀後半,藝術家們不安於幽暗畫室,紛紛拎起畫具走出戶外,享受自然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