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熟年藥安全】生物製劑新希望 及早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目前類風溼性關節炎已有生物製劑可使用,然而有些病人因為害怕副作用寧可忍痛,

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台大醫院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謝松洲表示,疾病控制得愈好,

身體狀況就愈接近一般人,產生併發症的風險相對比較少。早期治療還是最重要,

疾病如果拖愈久,就愈難達到預期的療效。

文字整理/謝郁琪 資料來源/《謝松洲談免疫風溼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與乾燥症》(大塊文化)

70多歲的郭先生,他的類風溼性關節炎大概從30幾歲就開始,就診時是從骨科轉過來,關節已經嚴重變形。雖然還可以行動,但也不算行動自如,就像他講的:「有時候要上下車、搭捷運,行動上還是會有一些限制。」骨科把他轉到風溼科,是因為骨科大部分只能用一點傳統的免疫調解藥,再加上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他的症狀,但是沒辦法完全解決郭先生關節疾病的問題。

經過風溼科檢查,發現郭先生是典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病了這麼多年,關節當然已經變形了。檢查報告上,他的類風溼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都很高,同時他的發炎指數也非常高。

我當場跟他討論:「以現在的觀點,應該要積極治療。以前的觀念常認為病久了,關節破壞了,是不是就不再發炎?但是現在從一些臨床表現跟檢查報告,證實發炎還在持續進行中。」

郭先生希望先調整藥物,以現在健保的規範,至少要調整藥物半年以上才能考慮是否需要用到生物製劑。調藥以後,他其實有好一點,但半年後,郭先生還是沒有控制得很理想,各種評估顯示他的疾病活性還是高,關節發炎還是嚴重,於是我建議他申請生物製劑。

以郭先生的條件申請,生物製劑是申請下來了,可是他開始覺得這所謂的「標靶治療」聽起來滿恐怖的,用藥是不是更危險?副作用風險更高?他又去請教了一些親朋好友,大家給了他不同的資訊:

「你打這個,聽說身體會變差,會容易感染。」

「你又沒得癌症,幹嘛做什麼標靶治療?會不會反而容易得到腫瘤啊?」

太多似是而非的意見,郭先生聽後更猶豫不決,雖然藥物申請下來,可是他很擔心,考慮再三他決定:「我覺得目前雖然關節活動不方便,也還好,目前這樣,還可以忍受,所以,我想暫時就不打生物製劑了。」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