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瞬的啟示
如果有愛,可否及時?
媽媽往生後,漫長的哀傷如繭似網困著了心靈,
那段時間中的思緒累積成一篇篇心得,讓即時之愛成為一帖可被複製的公式。
希望有一天,人人口中的早知道,都被一一改成了「我知道」!
文/游乾桂
人生在禪師眼中大約三天吧:昨天、今天與明天。
昨天是過去的,逝者已矣,根本不可追;明天是未來的,雲深不知處,根本見不到摸不著,寄望於它無疑是空想;今天是當下,就在眼前,但有少有人懂?
我們常忘了,以至於一個擦身,便成了永遠。
弔詭的人生,彷彿沒有經由宋代大師青原行思的禪宗三境界,是跨不了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及至有悟,看山非山,看水非水;最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如是修行,需要一個悟字。
即使我早有領略親緣不長,需要把握,卻也是在摸索之中,慢慢理得的,自己當了父親,才了解何謂「牽腸掛肚」,如何放不下,煩不完;自己老了之後,才明白父母會老,只是我們忘了,即使後來都懂了,他們也許已在天上,陰陽兩隔了;父母的病痛,我們許是無力承接,但若連會有病痛都不知,便有些感傷了。媽媽希望我早一點懂,我卻是在磨難之後才懂的。
媽媽要我載她買藥,一定程度表明她很需要這些藥,或者意謂著她的身上藏有病痛,需要調理緩解,那個當下我何以不懂?然而我又做了什麼?她又忍受多少辛苦?而今物是人非,追憶裡溢出淡淡哀愁。
「早知道」成了制式語言,但它千金難買,就在雲深不知處,媽媽往生後,我的確有一段長長的時間,陷在哀傷之中,如繭似網困著了心靈,逆爬不上,憂憂煩煩的,無魂附體,脫困是經過了一段長長起伏,其中想了極多,理得極多,慢慢整理出一些及時之愛的心得,讓它成了一帖可以被複製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