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 安寧緩和照護第三波運動
慈悲關懷社區是新興公衛運動,由於國民健康署的引領,台灣很快就跟上國際腳步。
慈悲關懷社區與高齡、長照又有何關聯?為什麼會被視為安寧緩和照護「第三波運動」呢?
這次我們邀請到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
請他為我們解說慈悲關懷社區的精神,以及與安寧緩和照護的關係。
文/王常怡
Q:當初是什麼因緣邀請卡拉漢教授來台灣?
A: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法令的國家,但由於初期只聚焦於癌末病人的照顧,加上一般人談癌色變,使得安寧緩和醫療脫不了病、死、苦的印象;大型醫院對「安寧病房」4個字也有所顧忌,往往會另外取別的名字,以降低病人與其家屬的排斥感。
「慈悲關懷社區」運動則從很正面的角度看待生命末期,提出此概念的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教授卡拉漢(Allan Kellehear)將安寧緩和醫療視為健康促進的一環,而「健康促進」正是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國健署)主要使命與任務,2年前我前往新加坡參加2017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安寧療護會議(The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那次年會的主題之一就是慈悲關懷社區,由卡拉漢教授主講。於是我就力邀他來台灣,引導國內醫療機構、社區與民間團體,開始一同推動慈悲關懷社區。
Q:為什麼將推動慈悲關懷社區發展視為「安寧緩和照護第三波運動」?
A:原本安寧緩和照護比較侷限於醫療機構,關注的也大都是癌症末期、器官衰竭等重大疾病病人。這些重症病人因為病情必須密集看護與處理,所以大多住在醫院。
然而,高齡社會中,老化造成的衰弱或失智症末期病人,通常都生活在社區中,因此安寧緩和療護與社區工作結合,開始進入社區提供足夠照顧資源,讓長者、病人及家屬,還有照顧者可以在社區中繼續安心過生活,甚至到臨終階段都不用離開社區。慈悲關懷社區強調跨領域合作與資源整合。
慈悲關懷社區是一種以社區資產為導向的社區發展模式,它的精神是結合社區內外資源,在社區內建構互相支持的照護系統,當鄰里間面臨如罹癌或癌末等重大生活問題時,社區網絡能讓病人與家屬安心獨立、自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