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往生的關懷 劃時代的慈悲關懷社區
「慈悲關懷社區」是近年來在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公共衛生運動之一,
此社區總體營造核心理念,不只包含照顧、醫療,還涵蓋了生命末期議題。
究竟什麼是「慈悲關懷社區」呢?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從出生到往生始終關懷相伴」的新公衛運動吧!
文/王常怡
台灣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將近20年,大眾對安寧緩和照顧並不陌生,「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更在國際上連著2次被評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一般民眾對安寧緩和療護常常一知半解,以為那只跟已經奄奄一息的臨終病人有關,且社會氣氛對於生死議題仍多有排斥,對於自己的臨終願望及親屬死亡話題多避而不談。「慈悲關懷社區」(COMPASSIONATE COMMUNITY)運動則是把安寧緩和療護視為是健康促進的一環,主張人人都要關心,人人都可參與。
「慈悲關懷社區」的發起人是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教授卡拉漢(Allan Kellehear)。他出身社會學背景,主張人都是活在社會脈絡中,社區裡有著各式各樣的資源與人力可以支持人們在社區中安老。他認為死亡是生活事件而不是醫療事件,所以人到臨終不一定需要送醫院,尤其是未能進到安寧緩和照護機構的病人,也能經由社區或家人,得到身心靈3方面的專門照護。
醫護資源限縮 營造安寧友善關懷社區
人口高齡化是世界性問題,歐美國家在1980年代就已成為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例如英國於1950年高齡人口就已逼近11%。但台灣的高齡化有個特色:那就是速度極快。從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7%)到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14%),台灣只用了24年。而英國用了45年(1930~1975年),加拿大則是花了65年(1944~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