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長大就好了?「623」口訣揮別尿床噩夢
小朋友尿床會不會好?要不要治療?是許多家長心中的疑問,但多數家長抱持著「小朋友尿床很正常,長大就會好了」的錯誤想法。為扭轉大眾對於尿床的不當觀念,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呼籲所有家長應重視準學齡兒童(6至7歲)尿床的問題。尿床可能影響孩童社交、心理狀態,甚至是學習效果,因此,若超過6歲的孩子仍持續每月2次在夜間尿床,症狀連續3個月以上,應盡早至兒童泌尿科或兒童腎臟科就診,積極接受完整治療,尿床治癒率可達9成。
尿床又稱為夜間遺尿症,即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無意識排尿。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楊緒棣指出,依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有5至10%的學齡兒童受此疾病影響,其中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5倍到2倍。若不分性別,則每100位5歲的兒童中就有15至20位有尿床現象。他提醒國內家長若孩子有尿床的問題,應找出病因,及早至兒童泌尿科或兒童腎臟科就診檢查,並宣導「623」口訣,讓家中寶貝揮別夜間尿床的噩夢!
(一)孩子已經6歲以上。
(二)每月仍然夜間尿床2次(或以上)。
(三)夜間尿床症狀長達3個月(或以上)。
楊緒棣進一步說明,當兒童發生持續性尿床時,家長應先觀察孩童在白天與夜間睡眠時的排尿狀況,就醫前應完成「排尿日誌(小便日記)」,紀錄孩童喝水時間、排尿的時間與排尿量,幫助醫師在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尿床確實是一個困擾的問題,但透過專業治療介入,多數尿床可以治癒。楊緒棣理事長及王大民主任在此呼籲家長,尿床不是小孩的錯!若孩子在小學就學前仍有尿床的困擾,應積極就醫,及早至正確的科別治療,找出病因、根治尿床,別因尿床斥責孩子或不耐煩,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進而影響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