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非消炎藥
「您的用藥裡面有抗生素,記得7天份的療程都要確實吃完喔!」王奶奶一直牢記藥師的提醒,但卻不太明白,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嗎?抗生素該如何正確服用?吃多了會不會傷身體呢?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余芝瑤藥師,為大家解答。
請大家要明白,一般俗稱的消炎藥不是一種特定藥物,很多藥物都可能被歸類是「消炎藥」,而最常被當作消炎藥的包括:抗生素、類固醇及止痛藥。發炎不單只有細菌性感染才會引起,但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因為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像感冒多半是病毒引起,很可能跟細菌感染無關,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藉由殺死細菌來減輕感染部位的發炎反應,但對其他的發炎並沒有效果,因此「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正確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細菌產生抗藥性,有效控制感染症狀。有鑒於抗生素的抗藥性,對全球人類構成的威脅日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世界各國都應正視抗生素使用的問題,避免抗藥性繼續擴大。以下為抗生素的使用原則:
- 不自行購買:使用抗生素需經由醫師評估病情,而後開立處方。
-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不要認為抗生素多食無害,看診時也不要向醫生主動要求「加一點抗生素」。
- 不隨便停藥:抗生素的使用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病況,會有一定的療程。用藥後即使病情已有好轉,亦須服用完整個療程,避免產生抗藥性細菌。確實治癒感染情況後才可停藥。
服用抗生素時,若出現皮膚紅疹、搔癢或嚴重噁心嘔吐、腹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回診告知處方醫師或藥師。服藥時應與開水併服,避免果汁或其他飲品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如果忘記服藥,可馬上補服,然後依照下一次的指定時間,服用正常劑量;但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就不用再補吃,僅依時服用下一個正常劑量即可。
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這一點請大家牢記,唯有正確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國內抗生素抗藥性的比例,確保民眾的用藥品質與安全。
資料提供/余芝瑤、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6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