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菜餚飄香——從日常飲食看東南亞文化
口味新奇的料理或許讓人食指大動,但多數人最難忘的,往往是伴隨回憶的家鄉味。「南洋味.家鄉味特展」即日起至6月2日,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展覽從人們的「日常飲食」切入,透過東南亞常見植物及香料、飲食文化,帶觀眾隨東南亞新住民、移工記憶的角度認識東南亞的自然環境、文化,分享彼此對於家鄉飲食的記憶。
這個特展由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劃、首展,陸續在臺北、臺中巡迴展出後,移至臺史博展出,邀請南部的觀眾共同參與這場文化饗宴。特別的是,展覽不僅要觀眾「看」得到也能聞得著,讓觀眾透過嗅覺認識東南亞豐富多樣的香料;同時,展覽中的各式特色器皿、廚具及擺設,多由在臺新住民、移工或駐臺辦事處提供展出,搭配新住民影片訪談與分享,帶觀眾從菜餚的作法、菜餚中難忘懷的家鄉記憶中,更具體地認識東南亞文化。
「飲食」不僅和不同地域及氣候所孕育出的不同食材種類有關,隨著人文地景變化而生的飲食習慣、烹調方式,伴隨節慶、時節與日常生活所需而端上餐桌的各色料理,背後都蘊含著各式各樣人類生活環境、生命記憶與情感故事等待我們去發掘與探索。展覽中「南洋風土與生產地景」、「南洋味:南洋飲食的特色」單元介紹了東南亞各地氣侯與地理環境,及常見的植物、香料,而「重現家鄉味」則從人的生命史觀點呈現飲食與食物的味覺記憶,熱鬧的童年記憶與節慶食物,離家、成家、遷徙種種變化連結的飲食記憶,因懷念而想守護、重現的味道,甚至是文化交流下誕生的新口味。最後的單元「與南洋交織的未來」,則邀請觀眾一起參與,共同構築、描繪自己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