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溪以南 深度漫遊
文·攝影 劉芳吟
民國九十五年雪山隧道正式開通後,進入宜蘭享受輕鬆的生活,不再需要太多時間,但由於距離因素,大部份遊客會停駐在蘭陽溪以北的溪北地區,如:礁溪溫泉鄉、烏石港、宜蘭市區等。事實上溪北溪南各有特色,若要欣賞蘭陽平原的田野風光,應該再更往南一點越過蘭陽溪,以溪南地區主要城鎮羅東為起點,向外延伸探索,許多饒富趣味的景點都在合宜的距離內,不到兩天就足以飽覽豐富的人文地理風貌。
歷史林場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在明朝以前,羅東是片山林地帶,因許多野猴子在此棲息,當地原住民噶瑪蘭族稱此地為「猴子(Roton),爾後清朝漢人開墾蘭陽平原,沿用其名成為今日的「羅東」。到了日據時代,日本人為取得臺灣的林木資源,將羅東設為三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木材集散地,也就是今日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一踏入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以檜木打造的竹林車站,走入站間就可聞到濃濃的檜香味,接著就是一段森林鐵
路的復古重現,昔日裝載著木材的蒸氣火車靜靜地駐留,似乎在訴説著作為林業轉運站的過去,大人小孩爭
相與火車合影留念。走到車站門口旁的森動館,有一對茄苳與榕樹的主幹相互纏繞將近一百年,林務局因此為這對夫麦樹舉行證婚典禮,傳為當地佳話。
園區還有一個相當醒目的貯木池。為什麼要把木頭浸在水裡?這樣不是容易腐壞嗎?其實不然,像紅檜、扁柏這類珍貴的樹種,本身就富含油脂,可防止水分侵入樹幹導致腐爛,再者是為了避免長期日曬,造成木頭龜裂。除此之外,這麼做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日據時期物資交通不方便,為了將山上的檜木運到平地,當時利用管流運材的方式──運用蘭陽溪的溪流,讓它們自然流到下游。這些技術雖已不復見,所幸如今被園區完整的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