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古早味 焦糖布丁
文·攝影 謝玲
愛吃鬼的旅行印象,彷彿是由一盤又一盤的美食和一口一口念念不忘的味道串連起來的回憶:我在國外只要吃到內心由衷讚嘆的好吃甜點,就會把那滋味和口感記起來(好吃的東西自然會記得) ,在腦海中反覆回味;如果短期內無法再訪,或在臺灣遍尋不著那種味道,慢慢就會形成一種類似「鄉愁」的情緒;最後就索性找尋理想的食譜,自己動手做。如果順利完成一道和想念的味道幾乎一樣美味的點心,心靈就像被撫慰了似的,感到十分滿足。
日本明治時期的神戶港可說是日本人接觸洋食的開端,當地的甜食遂發展成一種特殊的風格;而臺灣早期也有許多廚子向日人學藝,帶回了布丁、巧克力、千層蛋糕等等的烘培技藝回臺。記得小時候吃布丁牛奶冰冰果店老闆(事實上是我的外公) ,從那直徑一吋左右的小布丁盒裡刮出的焦糖布丁,蛋香濃郁,口感又柔嫩,咖啡色的焦糖淋在刨冰上那一小圈的滋味,總是一碗冰中最奢侈、最捨不得的那口……簡單的蛋香和焦糖香,就是傳承明治的古早味,令人懷念。
曾幾何時,市面上再也沒有那迷人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過多的乳化劑、凝固劑、香精和假假的調色糖漿……於是粗魯人決定自己動手做!
準備焦糖
以十個小布丁烤皿的份量計算,需要八茶匙(平匙)的二砂糖;同時燒好一杯滾水(兩百四十毫升)備用。
以中小火加熱煮砂糖,糖一下就滾熱了,此時要注意糖色,從太妃糖的米色轉為紅銅色時,就要提高警覺,再過三秒即刻轉為深咖啡色─焦苦味就在此時出現!也正是慢慢倒入滾水的時機;這能防止溫度一下降,糖瞬間凝結噴發,再以湯匙攪拌均勻,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