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慢城花蓮享受 「徐徐的溫度」

·攝影 吳若涵

徐徐的溫度是一間位於花蓮吉安鄉的獨棟民宿,也是臺北移居花蓮的熟年夫妻徐哥與溫姐的夢想園地。
「從臺北東區搬到花蓮,落差這麼大,需要適應期嗎?」許多朋友與客人常常會好奇地問溫姐她總是説:「馬上就適應了因為我準備好了

離開台北,並沒有這麼難

三年前的溫姐還是臺北忠孝東路四段黃金地段上精品服飾店的老闆娘常飛日本、香港等地自己帶貨生活相當充實。看似一切順遂並已成定局的後半人生卻讓當時已經在臺北生活三十幾年經營建築營造事業有成的徐哥心生移居東部的念頭。

「他計畫了十年説服了我三年」溫姐娓娓道來與徐哥年輕時白手起家為了二個孩子與父母打拚事業家庭和樂但生活忙碌不已。「徐哥一直很喜歡臺東的海邊一直希望可以移居到臺東」當時溫姐一直沒有點頭就是因為內心充斥著對陌生環境一種未知的不安全感,也因為習慣而不想改變,沒想到,三年前,溫解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為了照顧母親,溫姊在此時停下腳步思考,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有一次她在廣播上聽到知名作家張曼娟採訪花蓮「法采時光」民宿主人的故事,這位民宿主人是一位約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家人從臺北移居到花蓮於是跟著搬到花蓮定居放下臺北的一切在這裡開起咖啡店及民宿。
「或許離開台北這件事並沒有這麼難」溫姐當時聽到年輕人有這樣的勇氣悸動的心讓她開始思考徐哥的夢想。

當她把這樣的想法告訴徐哥徐哥興高采烈地密集安排花蓮民宿之旅每週住四天每次都住在法采時光。過去不曾住過民宿的溫姐第一次到法采時光才知道,原來民宿要先訂房還要先付訂金。
那時徐哥帶著溫姐到處看房子看到中意的房子就早上看一次晚上也看一次最遠還看到瑞穗鄉去。

沒有適應期,因為想通了

花蓮的朋友都很納悶,住在臺北東區的人,怎麼會想搬來花蓮?」每當朋友問起溫姐,徐哥就會在旁默默地説:「其實是她自己説服自己的。」

「我一來就適應了,因為想通了!」溫姐露出堅定熱切的眼神説,現在叫她搬回臺北,她也不願意了!
溫姐開玩笑地説,徐哥十年來夢想的移居生活本來在臺東的海邊,她雖然點頭了,卻因為一間民宿的故事而改成花蓮。一方面,花蓮同時有徐哥喜歡的海與溫姐喜歡的山;另一方面花蓮的生活機能完善才是他們理想的慢城生活。她提到當初與徐哥確定要到花蓮定居很幸運地看到現在這間位於花蓮吉安鄉中正路上的房子他們上午看下午就付了訂金。「因為走上頂樓就可以看到海從廚房流理臺的窗口看去還有山嵐環抱的中央山脈」溫姐興奮地說,天氣好還可以看到奇萊山呢

熟年的移居生活,與其説適應期,倒不如説是安頓期,因為當時最大的挑戰,是小女兒教育的問題,當時已經是高中生的小女兒,不同於一般小孩,只能送進教養院,所以她最擔心的是,花蓮是否有適合的教養院。
因此溫姐原本設想第一年在民宿還未有知名度的時候恰好是安頓家人的好時機沒想到小女兒第一天就適應了第三天就可以自己坐校車上學。

「我們來這不是要賺錢的而是為了生活。」溫姐解釋原本要做的不是民宿而是小吃店但後來想想要賺錢留在臺北就好既然都來到這好山好水的花蓮最重要的是這裡生活方式與態度。公婆在臺北生
活穩定二個小孩都大了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狀況下他們不用再為誰打拚只想為自己而活

正因為是自己想要的民宿的一點一滴、一花一草、飲食起居都是他們夫妻倆親力親為的。
人家説花蓮是好山好水好無聊溫姐卻覺得「好山、好水、好忙碌」。園藝、種菜、手作拼布都是她這三年移居到花蓮才學的學愈多愈想什麼都自己做現在的他們反而是追著時間跑連回臺北看老朋友的時
間都沒有。

顏色,為房間注入生命

許多人聽到「徐徐的溫度馬上能意會到是用徐哥與溫姐的姓氏所組成的但這個貼切又獨特的名字,卻是大女兒小葳的創意。

溫姐提及決定移居到花蓮的那一年恰巧念設計的大女兒小葳大學要畢業那時她跟小葳説「這間民宿就是妳的畢業禮物」 結果小葳有天走在忠孝東路上一陣微風徐徐吹來喜歡色彩的她想到結合顏色跟溫度徐徐的溫度」馬上浮現腦中。於是民
宿就以這個名稱為設計主軸藍白色的十八度c、草綠色的二十四度c、粉橘色的三十一度c每個房間用不同的溫度命名房內的色系也有不一樣的顏色變化。
因為移居的勇氣與決定讓全家人能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能為彼此加分與發揮。女兒長大了有自己想做的事不知是遺傳因子作祟還是看到父母夢想的實踐力三年後小葳大學畢業沒多久也決定辭掉臺北的工作搬到花蓮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徐徐的溫度,全家夢想的園地

許多人退休後欲望還是很大在徐哥眼裡同樣是經營民宿若以賺錢為目的就會委外經營成了旅館式的民宿沒有溫度而身為移居者的他們對待客人像對待自己的家人民宿的清掃整理自己來麵包餅乾自己做咖啡自己煮花草茶自己種,完全不假外人之手。徐哥説民宿原本的概念就是「家」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家與生活方式與人「分享」。

這對夫妻的移居生活讓許多住在臺北的朋友欽羨不己。溫姐説很多人也想過跟他們一樣的生活但缺乏行動力幾年前有個比他們更年長的朋友在光復鄉買了一甲的農場後就一直放著朋友最近跟他們聊完
真正決定要移居來花蓮享受退休生活。

問起移居後最大的收穫兩人同聲地説「體驗生活」眼前穿著樸實顏面素淨的溫姐對這種感受尤其深刻。在臺北生活習慣的她剛來花蓮出門都會打扮也會穿得很時髦結果發現自己好像異類不想被看出來是臺北人的她, 一層一層將這些武裝、面具都拿掉後才發現原來生活可以這樣自在。溫姐得意地説:「三年來我只花過三百元剪頭髮不然都是自己或女兒剪的!」

熟年移居,讓這對感情本來就很好的夫妻退而不休還過著比以前更開心的日子在慢城花蓮享受「徐徐的溫度」。

移居指南  徐哥溫姐這樣說:

一、選擇生活機能完善的區域

因為年紀慢慢大了如果買個東西都要跑大老遠東奔西跑的就不太適合熟年朋友居住。

二、前後院最好有一塊空地

這塊地可以勞動用也可以用來培養興趣像是園藝或花草蔬果是拿來「享用」慢活時間的。

三、不一定要鄰近醫院

因為到了花蓮身體會愈來好,來這是養老不是養病的。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