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家屋寵物療法紀實
文‧夏以言 攝影‧焦正德
小小寵物,也能當醫生?寵物治療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也被證實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
如今在臺灣也有人將寵物療法運用於失智照護上,成功地打開了長輩們的心門,讓他們重新擁抱生活,重新再愛。
流浪毛孩子 摇身變醫生
打開一棟雙併透天厝的大門院落裡一隻白色拉布拉多摇著尾巴友善地走來,當照護人員帶領記者進入内屋,狗兒也靈巧地撥開紗門跟進。時值中午,家庭式的建築裡,幾位長輩正在餐桌前用餐,見到穿梭來去的狗兒便隨口呼喚:「高鐵來!」神態自然輕鬆,猶如在自家與可愛的兒孫相處。
這裡是嘉義市的聖母家屋,一個以社區化、家庭化為導向的失智症照護機構。從民國一百年二月開始,他們將寵物治療納入照護模式的一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年多前的雨夜,聖母家屋的工作人員出外開會,在高鐵站發現因罹患心絲蟲病而被遺棄的高鐵。當時,眾人只見一隻渾身濕透的白色拉布拉多耐心地坐在公共噴泉旁,等待乾凈泉水噴出後才喝水;喝完了水,狗兒又好整以暇地步向候車處向每個旅客打招呼。牠打招呼的風格十分特别,不像有的狗兒過度熱情,見了人就撲上去玩耍;也不像某些飽嘗艱辛的流浪狗,對人類只剩警戒與防備,牠只是靜靜地坐在每個旅客面前,看看對方、摇摇尾巴,換來一個温暖的摸頭後,再轉向下一個人問好。這種友善沉穩的特質打動了聖母家屋的執行長黎世宏。
當時,家屋營運已一年多,照護工作也都上了軌道,但總覺得有些冷清。他們前一天還在討論引進寵物療法的可行性,下一刻這隻特别的狗兒就來到眼前,於是工作人員決定一試,他們帶回狗兒,花了整整一個月悉心治癒牠身上的痼疾。狗兒跟著執行長姓黎,因為在高鐵站拾得,便取名為高鐵,從此正式成為聖母家屋照護團隊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