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訪、面訪社區獨居長者 社區打造防詐騙安全網
由於社會結構改變,為數不少的中高齡長者並未與家人同住,甚或是一人獨居,
或有一些失智長者隻身在外時,往往容易成為詐騙集團覬覦鎖定的目標。
為了防範未然,許多社會服務團體不但主動宣導,更與人民保母合作,
協助長者認識看清各種詐騙手法,進而維護自身財產安全。
文/晏子萍 攝影/謝佩珊
台灣在2018年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說,每7個人中就有1位是銀髮長者,這樣的情形不僅與社會福利、醫療資源及經貿發展有密切的關係,更大的隱憂是因為年紀大了,思考判斷能力可能降低,許多不肖分子莫不虎視眈眈,用盡各種手法對中高齡者行使詐騙,尤其失智症長者在歹徒眼中更有如俎上肉,可以任其宰割。
長者被一騙再騙 社工苦口婆心設停損
為了保護長者,許多社會服務團體不但積極宣導各項防詐要領以防堵騙徒,更協助長者及其家人能夠事先防範,以消弭或減少財物損失。
「台北市中正區的高齡人口有2萬多人,其中約有400位是獨居,是一個典型的高齡社區。」中正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以下簡稱中正老人服務中心)主任林庭聿告訴我們,這裡雖然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詐騙集團仍無孔不入。根據統計,區內長者常見的詐騙手法有3種,一是「老鼠會直銷」、其次為「電話詐騙」及「銷售型詐騙」。
詐騙歹徒往往利用長者思考及判斷的能力下降,進一步慫恿長者做出錯誤的決定,買下不需要的物品、劣質商品或是假藥、假保健食品等;有的是假冒公部門的詐騙電話,例如假冒健保局或是法院檢察官,年長者會在驚慌失措之下被騙;還有一些弱勢的長者,可能因為一時不察,出借證件被利用而成為人頭戶,或是成為犯罪集團的共犯而不自知,如此不但有可能涉及刑責,更有可能導致自己的帳戶被封鎖,無法領取任何補助金或福利金,進而影響到生活。「但是長輩們往往會因為一念之仁,認為人性本善,或是出於憐憫之心,反而被一騙再騙的也大有人在。」林庭聿表示,有些長者個性固執,屢勸不聽,所以除了努力規勸之外,也必須請長者信任的朋友曉以大義,希望能讓他們識破真相而設下停損點不再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