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台灣近代科技史活字典 呂一銘獨領科技新聞先鋒

現在看科技日新月異翻轉國際經濟,似乎理所當然;

但在數十年前,當科技新聞在媒體界仍是一片荒漠,

資深媒體人呂一銘憑藉著過人膽識與觀察,在高門檻的科技線上採訪,為閱聽人提供第一手報導,

見證台灣數十年以來的科技發展,儼然一本台灣近代科技史活字典。

文/晏子萍 攝影/劉威震

在採訪新聞界前輩呂一銘前,我們研讀他的相關事蹟及報導,心想他必定是一位態度嚴肅、正色直言之人,但是見到本尊,不但打破內心疑慮,而且一個下午大家相談甚歡。呂一銘對於過往侃侃而談,話題除了新聞還是新聞,堪稱「一日為記者,終身為記者」,除了見聞過去採訪新聞的甘苦,我們也有機會一覽呂一銘在新聞之外的雋永文章,可說是一位右手寫新聞、左手寫雜文的性情中人。

年少富文采 求學路崎嶇

呂一銘的人生比他的報導更具故事性,他從年輕時即飽覽群籍、文筆犀利,但是大學卻選擇就讀理工科系,之後捨實驗室而進入報社成為記者,一路走來,雖備嘗艱辛,但也獲得極大的掌聲與喝采。

「我唸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寫一些東西,一直嚮往日後能成為一位行俠仗義的記者。」但是人生往往事與願違,雖然父親頗有才情,而且與藝文界的名家仕紳往來密切,卻認為男孩子不讀理工無法成材,所以在父親及家人的期盼之下,呂一銘只得選擇理工科系,而且這條大學之路備嘗艱辛,熬了幾年之後,才終於拿到大學文憑。

呂一銘學生時代所寫的文章,後來集結成冊,付梓出書,包括《玩沙的年代》、《益智錄》以及《吹不散的霧》,日後這3本書也成為他進入新聞界的敲門磚,其中收輯於《玩沙的年代》一書中之〈由南寧公主談到國劇劇本〉一文,則成為他與戲劇大師俞大綱相識的契機。「當時我看了大鵬排演的《南寧公主》,有感而發投稿於報紙,刊出後掀起一陣探討國劇的熱潮,俞先生看到文章後約我一談,結果一見面,才知我竟然是個小毛頭,當天還請我到中國飯店吃牛排,當時公務員一個月薪水300元,那一客牛排就要150元,真是讓我開了洋葷。」呂一銘笑談當年,也因為他的文采,得以認識了許多學界前輩,對於後來的新聞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