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藝術與書,千絲萬縷的關係

即日起至10月14日,「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在北美館登場,展覽以「書」為核心概念,試圖在展覽場域中討論「書」與藝術的關係,如同一場「非書展」,處理知識生產的生態系統與循環。書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佔有極重要的份量,是人類藉以跨越時空限制的訊息載體:人類透過閱讀、寫作、製書,有意識地進行收藏、整理、分類,書籍成為人類知識體系結構的體現,甚至影響了人類認知世界以及知識生產的模式。

本次參展藝術家有共11位:林宏璋、陳貺怡、鄧肯.蒙弗(Duncan Mountford) 、鄒永珊、周曼農、張致中、陳曉朋、齊簡、許家維、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邱杰森。圍繞著3大策展概念主軸,用各自的作品回應。

林宏璋是資深策展人與藝術家,此次作品將一1707年文本重製為有聲書;陳貺怡身兼藝術史家、藝評與策展人,將在此次展覽中以論壇劇場的方式組織一場「24小時肥皂箱講座」;鄒永珊則將展出近年來的書籍製作,以及關於讀者閱讀行為的即時監控裝置;周曼農的創作跨足劇本寫作、劇場與新媒體藝術等領域,此次以她的小說《偵探學II》為藍本,將若干推理線索安排於裝置作品中;張致中以繪畫、文字創作等方式,重現來自挪威的來福槍傳說;陳曉朋的創作關注符號的運用,將展出十餘件藝術家創作書;齊簡反思繪畫的諸多程序,展出的《手影重重》重製了19世紀的手影書。鄧肯.蒙弗來自英國,此次將展出空間裝置《幽靈圖書館》,討論分類學與知識建構的關係;許家維的作品時常從歷史文獻考察取材,這次《黑與白》將色彩作為一種動物的分類學,從而討論大熊貓、馬來貘及其相關的東亞歷史記憶;邱杰森則以地圖為出發點,以數個系列的作品討論地理與感知的課題,他與莫珊嵐合作的計畫,則是以北投中心新村為對象,將其地表地貌以3D列印重新呈現。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