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傳承與創新傳統民謠 陳明章快樂做音樂
說起台灣傳統民謠音樂,沒有人不知道陳明章。
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然而他有更多夢想要實現,
用30年孵出1齣音樂劇,還有月琴的推廣與教學計畫,陳明章用自己的方式,愛這片土地與這裡的人民。
文/賴麗秋 攝影/尤俊懿
春夜的雨水滴落來 冷霜霜
滴在這條無情的無尾巷
春夜的北投 是酒意 是回憶
是一朵花淪落的風塵
是三分酒意中的溫柔
來來來 牽阮的手
勸你一杯最後的紹興酒
阮沒醉
阮只是用阮一生的幸福鋪著你的溫泉路
鋪著這條破碎的黃昏路……
聽著陳明章的歌,除了旋律扣人心弦外,就像是跟著歌曲踏上了北投的溫泉路,腦中不斷閃過一幕幕的畫面。這首〈再會吧北投〉對陳明章也有著重大的意義,不僅是因為北投是他出生、成長與生活的地方,這裡也潛藏著他從26歲時就開始醞釀的一個大夢,經過30多年,終於在今年(2018年)要實現了,那就是他的第一齣音樂劇——《再會吧北投》。
醞釀30年的音樂劇夢想
「那是夢,因為囡仔時聽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整齣劇好幾幕下來,後來又聽到莫札特的《魔笛》,也聽了許多西洋世界名曲,心想,人家可以這樣玩,我也可以。」陳明章用帶點興奮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即將完成的夢想,「當初寫歌時,心裡想著,單寫一首歌,好像不是很過癮,是否可以當成一齣戲劇、音樂劇來寫,所以就開始設計故事。以當時20多歲的年紀,故事發想當然先由自己熟悉、親切的東西開始寫,於是,〈下午的一齣戲〉,寫歌仔戲班的故事、〈再會吧北投〉是我最熟悉的故鄉,那卡西、酒家菜、溫泉都是北投的經典。」
音樂齊備了,劇本就交給最會說故事的台灣阿伯吳念真負責了。只是,為何一齣音樂劇需要長達30多年的時間醞釀呢?
「我是用時間換感情啦。」陳明章笑著說:「同時期寫的曲風會太類似,所以一開始就沒有自我設限,要花多少時間完成。而是看靈感走到哪裡,感情發展到一個階段,就會事先編排故事大綱,然後再寫故事。不過,故事還是要有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