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時、藥對症 才保胃!
「我怕吃西藥會傷胃耶!」這是許多民眾既有的刻板印象。通常人體胃腺細胞分泌的鹽酸,會讓胃部維持在強酸性環境(pH值<3),殺死食物中的細菌,促進蛋白質分解與吸收,並調控胰、膽、腸等其他消化液分泌,兼具胃腸道保護及消化功能。當我們用餐不定時、情緒壓力導致緊張感、過量菸酒及辛辣物刺激、碳酸飲料及含糖食物過度攝取,是導致胃酸過多的主因,少部分才是來自於疾病或藥物的誘發。有些人為了「保胃」,用藥時習慣搭配胃藥或牛奶,誤認為可保護胃壁不受傷害,或要求醫師開立胃藥處方,甚至自行至藥局購買胃散、胃乳片等成藥。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請三軍總醫院藥師葉爵榮為大家解答用藥迷思。
根據食藥署統計,國人每年所使用制酸劑之數量相當驚人。過去因為制酸劑納入健保給付,且不須特定檢驗報告佐證診斷,因此為滿足病人要求,相關處方開立浮濫;現今制酸劑改為自費項目後,反而有更強效的乙型組織胺受體阻斷劑,被濫用作為制酸劑替代藥物,長期使用不僅達不到「顧胃」效果,反而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制酸劑為鹼性藥物,主分成含有碳酸鈣、碳酸氫鈉、鋁或鎂離子,藥理作用在中和胃酸,防止胃酸過度分泌刺激胃部造成傷害。制酸劑的選擇應考量到病況差異,碳酸鈣片及胃散(內含碳酸氫鈉),在中和胃酸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可能引發胃酸反彈,加深胃部刺激,發生腹脹氣、打嗝機率也較高,不適宜胃腸蠕動差者,且高鈉成分對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有不良影響,應避免選用;胃乳片或液態胃乳主成分為氫氧化鋁,過量鋁離子易引發便祕;而氧化鎂錠含大量鎂離子,除中和胃酸外,還具軟便效果,過度使用有腹瀉可能;若僅需要單純制酸效果,較佳選擇可能是鋁鎂合劑,可中和上述兩種副作用;腸蠕動差者或合併脹氣症狀,可選用鋁鎂合劑再加上促腸蠕動劑的多成分複方。
在使用制酸劑的時機上也有不同考量,當處於飢餓、聞到食物味道或看見食物時,腦神經就會啟動胃酸分泌機制,因此早在品嘗食物之前,胃部早已處於酸分泌高峰,若目的在抑制進食前誘發的胃酸過度分泌,較佳服藥時間應提早於餐前1小時;若是緩和類固醇、阿斯匹靈、抗發炎止痛劑(非固醇類止痛劑)及部分抗生素等少數藥物對胃部的刺激,才需要同時併服制酸劑來降低對藥物胃壁黏膜的傷害。多數西藥搭配胃藥,可能會改變胃部酸性環境,影響藥品吸收,再加上制酸劑及乳製品含有的離子元素,亦可能與部分藥品主成分結合,導致療效降低。
至於胃細胞黏膜保護劑,建議於空腹時服藥,較不受食物干擾,可均衡於胃壁形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薄膜,嵌入潰瘍處,形成保護,阻擋酸侵犯胃壁黏膜層,已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或消化道潰瘍的病人,可單用或搭配制酸劑、胃酸阻斷劑使用。至於乙型組織胺受體阻斷劑及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皆屬於強效胃酸阻斷劑,用於胃食道逆流症狀或消化道潰瘍的治療,因作用時間長,且會大幅降低胃酸,需配合消化道鏡檢結果,規律服用2至4個月療程,營造弱酸環境,有助於減少胃酸逆流食道,增加潰瘍傷口修補癒合,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須添加抗生素殺菌,才能降低復發率。
如果長期濫用胃酸阻斷劑,可能降低胃部防禦細菌能力,引發抗藥性細菌感染,且弱酸環境,會導致胃減少吸收食物中維生素B12及葉酸,增加罹患惡性貧血風險。此外,也有臨床研究指出,部分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會降低抗血小板藥物療效,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冠心症病人應謹慎併用此類藥物。
制酸劑短期用於緩解胃部不適,但促進潰瘍癒合效果有限,治標不治本,若過度壓制胃酸,反而容易影響食物分解,干擾營養素吸收,導致食慾降低、腹部脹氣等不良反應。而乙型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長效胃酸抑制藥物,影響胃腸抗菌能力及營養素攝取功能甚鉅,絕不可作為胃保護的預防性替代藥物,且有效成分需透過肝臟酵素代謝轉換,再由尿路系統排除體外,潛在多種藥物交互作用,影響治療穩定。一旦出現胃酸分泌異常等不適症狀時,應接受專業醫療評估處置,才能排除病灶誘發因子,對症下藥。
資料提供/葉爵榮、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6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