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又失眠?小心憂鬱來敲門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都靠醫師開立鎮定劑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1年左右,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臨床上像王媽媽這樣的病人並不少見。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
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食欲變差、失眠、嗜睡、疲勞、無精打采等,還有一些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生理變化,像是頭痛、肚子痛、拉肚子,若合併焦慮症狀,會出現胸悶、心跳變快、喘不過氣的現象。通常又以年長病患較常有身體症狀,部分原因是本身有疾病,心情差,讓症狀放大;也可能是長者不善於表達情緒,轉換成身體狀況來表現。
藥物治療最常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約對半數病人有效,使用4至6周後若效果不佳再換藥;試過2種藥物後,約8成病患有療效。林彥鋒強調,抗憂鬱劑並沒有成癮性,服藥後持續2個月未出現症狀,就算「完全緩解」,之後再觀察半年,無異狀便可停藥。
要避免憂鬱症復發,病患須遠離壓力源。由於憂鬱症病人容易「自動化思考」,常見的有「災難式結論,把結果想到最糟」、「全有全無的思考,沒有達到100分就是零分」、「把自己想得很重要,覺得別人生氣是因自己」、「以偏概全,只看到壞的,沒看到好的一面」。林彥鋒建議,病人要試著改變想法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一旦又陷入情緒低谷,務必隨時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