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變中的跨代家庭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些家庭3代同堂其樂融融,有些祖孫共居關係不佳,
也有同處屋簷下,每天噓寒問暖反成了彼此壓力。
生活本就是要活得歡喜自在,歐洲社會近年風行新3代共居關係,
在個人主義前提下,新3代同堂解決了經濟與情感上的諸多問題,
彼此在有點黏又不太黏的互動模式下,經營維繫家庭關係,不失為跨代家庭借鏡參考。
文.照片提供/蘇曉晴
從我們的觀點來看,西方人的家庭關係比我們淡了許多,這裡不流行爺爺奶奶全天候照顧孫子,孫子對長輩也少有從下對上的那般恭敬。他們的跨代與家庭關係有那麼點自我,但對後輩的愛依舊不減。
想念家人 卻擔心過多問候變打擾
我們常聽說西方人的家庭關係較淡,而西歐北歐國家又更為明顯,我到法國生活了這幾年下來,的確有這樣的感受。在這裡,當然有家庭是三不五時黏在一起,但親子或祖孫之間,因為居住距離遙遠、關係不佳等原因,一年僅見上1、2次面的家庭,比例上比台灣高上許多。
主要原因如我們所知,西方社會注重個人自由和權利,高度的自主意識有一個好處,很多人老了也不覺得自己變老,退休後依舊忙著經營自己的生活。但也因為尊重「自主」,家人間反而多了距離。年輕一輩會認為父母與自己有各自的生活,互相尊重即可,過多噓寒問暖反會擔心變成一種干涉;同樣的,許多法國長輩也會認為孩子的生活不得過多打擾,即便他們可能想和孫兒常常見面。
因應社會變化 3代共居成西方新主流?
其實,過去西方國家也曾經歷過一個女人生了孩子,全家族甚至是全村,都該共同照顧這個孩子長大的農村時代。大家庭同住或比鄰而居的方式,真的不好嗎?近年來,歐洲國家對於這樣的問題,開始出現一些反思討論的聲浪,法國知名生活雜誌《Avantages》在一篇相關的報導裡,甚至下了這樣的主副標:3代同堂,是最新潮流。報導裡的主人翁之一,是87歲的福瑞德,他在太太得到阿茲海默症時,讓自己的女兒搬過來巴黎同住,方便一同照護老伴,而當時恰巧失業又遇情傷的孫子也搬了進來。如今,福瑞德的太太已經過世2年,他也走過傷痛,但3個人卻愛上這樣的共居生活,決定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