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林煥彰詩裡玩畫畫裡玩詩

僅有小學畢業的林煥彰,年輕時因為接觸到《新新文藝》,就此打開了他的文學視野。

林煥彰寫詩、作畫,純真的筆觸隨意揮灑,對他來說,生活是詩、詩是生活。

1978年,林煥彰的兒童詩集《童年的夢》與《妹妹的紅雨鞋》,

獲兒童文學類的「中山文藝獎」,因此奠定了他在台灣兒童詩壇上的地位。

時至今日,林煥彰仍優游於現代詩與童詩之間,一直筆耕不輟。

文╱晏子萍 攝影/劉威震

林煥彰隨時隨地都可以寫詩,不用打稿、立筆成文,一首首的六行小詩,就如行雲流水一般,又如宣洩而下的音符,錚錚鏦鏦。簡潔的字裡行間,不但極富格調,更藉由詩與每一個生命做朋友,讓讀者受到啟迪。林煥彰的成長過程極為坎坷,而其從事藝文的歷程更有故事性,在公館的「胡思二手書店」,林煥彰與我們分享了他是如何跨入寬廣無邊的文學國度,與詩的異想夢境。

出身礁溪農家

童年命運多舛

「我自幼生長在宜蘭礁溪的農村,父親雖是農家子弟,但是他並未勤於農事,反而一心嚮往成為生意人,到我稍長之後才知道,在我大約3歲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將他繼承的祖產全部變賣了。」林煥彰緩緩道出他命運多舛的童年,當時正值日治時期,由於皇民化政策,許多行業都是屬於日本人獨營的事業,父親想做生意賺更多的錢,因此私底下賣油,卻犯了當時的大忌而身繫囹圄,家中頓時陷入三餐不繼的窘境,現實逼得母親不得不離家。

提到母親,林煥彰有無限感慨,因為他有2位母親,一位是孕育他的生母,一位是照顧他的養母。養母其實就是父親的童養媳,但是她對林煥彰視如己出,也讓林煥彰的童年並不匱乏母愛。

事隔多年,林煥彰直到20歲結婚前才去探望生母,母親給了他2張保留多年的照片,泛黃的影像中,是年幼時的林煥彰,可見母親對他的愛與思念須臾未離。如今,辛苦生、養他的兩位母親皆已離世,過去的親情糾葛就留給往昔吧!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