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拉麵戰國時代的反思
我同意每個人對食物的感受會因教育、經驗而有所不同,但,在這個人們已經逐漸反思食物里程的年代。我們不能不想想:這真的是我們覺得好吃的東西嗎?或者我們只是在無形中習慣了某些口味?
文、攝影/阿仙
旅法的前輩美食作家謝忠道先生,在三年前寫過一篇題為〈它,其實沒有那麼好〉的文章,評論臺灣人為了昂貴卻又平凡的連鎖餐飲甘願大排長龍的現象,後來在店家向出版業施壓下修改了文字。我本來以為重量級美食作家的出手,對這個產業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顯然三年過去,大家也就日漸遺忘了。可以說民眾向來是健忘的,卻也可說是行銷幫手無所不在,多數人的確對於吃了什麼常是一無所知,生意人也才能有利可圖。
拉麵新戰國時代
近期臺北餐飲圈有趣的現象就是日本一些知名連鎖拉麵店,接連來臺展店,雖然這五年內其實陸陸續續都有日商拉麵來臺,但這一波密集的程度是蠻出人意料的。先是觀望臺灣市場許久的「屯京拉麵」去年率先在臺北市東區登場,然後是今年第一炮的「北海道山頭火」,接著五月是十幾年前在日本《電視冠軍》節目拿下三連霸拉麵王的河原成美的「一風堂」。另外,業界盛傳,深受觀光客喜愛的「一蘭拉麵」也在醞釀來臺。從十多年前電視冠軍的「赤坂拉麵」來臺發展後的十餘年,至此臺灣拉麵業界好像進入一個新的戰國時代。
相當然爾,對一般民眾而言,這些外來的和尚肯定比較會念經之外,念的又還是洋經,那麼當然排隊熱潮也是可以預期。
我想連鎖餐飲的美意在於分享與傳播一個象徵性的口味。因為連鎖,有些異國的飲食文化不再遙不可及,連鎖餐飲甚至可以是擴大到國家文化的行銷,讓異地的民眾能連結文化與國家的形象。拉麵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許多大城市只要講RAMEN(拉麵)或是SOBA(蕎麥)無人不知那是日本的文化,同樣的壽司也是。著名的泰國菜藍象餐飲集團,讓泰國菜廣為流傳,成為最受歐美人士喜愛的東南亞料理亦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