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貝多芬譜出生命的力與美
文/李明蒨;圖片提供/ MUZIK古典樂刊
面對低潮,是每個生命不可避免的課題。有的選擇逃避,自暴自棄,哀怨度日;有的內心大受打擊,被傷痛壓到喘不過氣,需長時間療癒祈求重振;有的吃苦當吃補,愈挫愈勇,強化韌性十足生命力。究竟低潮的意義是什麼?相信過來人明白,那是生命接受淬鍊,強迫成長的關卡。低潮並不是打擊生命,而是期待豁然到來的新領悟,去探索事物的新意義。勇敢度過低潮試煉的,往往有所收穫,那則是生命養分化為創作靈感源源湧出,成就不朽之作像是知名音樂家,貝多芬的精彩大作經常就是這麼產生的。
說起貝多芬一生際遇,辛苦萬分。成長過程缺乏溫暖,缺乏關愛,酒醉失控的父親經常對年幼的貝多芬拳打腳踢,母親在他尚未成年時,憾而病逝。人在成長過程未能得到足夠的關愛,往後人生通常走得倍加辛苦。像貝多芬這樣的成長經歷,在人格上容易形成兩種極端:一是對生命自暴自棄,失去期待性,渾噩度日;另一種則愈發勇敢堅毅、不屈不撓。幸而貝多芬屬於後者,透過音樂讓世人聽到,堅毅勇氣展現的生命之美。
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是一首讓人聽了為之狂喜的音樂,就音樂的表象來看,聽者很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喜樂和振奮;殊不知,當年寫作的時空氛圍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