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立國的烏哲邦
烏哲邦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四月一日愚人節。這國家據地不過半平方公里,人口不過七千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的憲章。裡面不乏互相矛盾的條文,玩笑地表達了居民對自由與人性坦率的追求。
文/鴻鴻
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Lithuania),在一九九○年宣告脫離蘇聯占領而獨立。他們既有悠久的傳統,又是一個全新的國家。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只有五十多萬居民,拿臺灣的眼光看來,只是一個小鎮。然而,這個古色古香的小鎮卻成為聯合國審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鎮邊小河的對岸,一個只有幾條街的社區,卻自行宣告獨立成一個更小的國家:烏哲邦(英文 Užupis,立陶宛文 Užupio)─在立陶宛文就是「對岸」的意思。
烏哲邦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四月一日愚人節,這可不是偶然。這國家據地不過半平方公里,人口不過七千人,卻大約有一千人是藝術家。現任的總統,也是憲章的起草人之一 Romas Lileikis ,本身就是個詩人、音樂家和電影導演。立國也是藝術行動朝政治領域的延伸,這群人創造了自己的國旗、國歌、鈔票和憲章。獨立不久的立陶宛,並沒有大驚小怪,反而將烏哲邦寫進觀光地圖。而烏哲邦也沒有太政治化或觀光化,仍然波瀾不驚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最妙的是,現任維爾紐斯的市長,也是烏哲邦的居民,還同時參與烏哲邦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