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詩的耳朵‧讀詩的眼睛 追求無障礙的臺北詩歌節
詩不再是密教的語言,而是自由的笑談、生活夾縫中的花朵。當我們四目相接,詩便是溝通的橋;今年臺北詩歌節要跨越障礙,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詩的信使,將心靈的火把一支支傳遞下去。
文/鴻鴻
資訊時代,生活看似愈來愈便利:便利商店可以取車票、換駕照,電話費、刷卡費、保險費都可以自動扣繳,一張悠遊卡可以搭車也可以購物。但是,倘若你有視障、聽障、或是行動不那麼方便的話,你還會覺得社會歡迎你嗎?即使只是要去聽一場門課、看一齣戲、或讀一本新書,你才發現,生存真是困難重重。
「維基百科」為「理想的無障礙環境」如此定義:「就是在各方面都營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在有形方面,所應該考量的事情包括生活上、行動上、教育上所可能遭受到的障礙,並提供其足以克服這些環境的需求。在無形方面,則應重視個體心理上的無障礙,所應考慮的事情包括人們對障礙者的接納和關懷的心理,營造一個心靈上的無障礙。」
「無障礙」的概念目前已得到法規的支持,但是執行起來往往流於形式,心靈的無障礙更是障礙重重,因為我們從來都是以「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概念在社會上競爭。於是,各種原因的不適應者,便被有形無形地隔離,好成就一個「正常」的社會。
然而,誰是真正合格的「正常人」呢?正常不代表完美,哪個正常人沒有身或心的各種缺陷?認知到自己的不足、體貼別人的不足,或許才是打造無障礙環境真正重要的一步。一個無障礙的社會,才有資格聲稱是一個正常的社會。
這事知易行難。今年臺北詩歌節以「詩,無障礙」為主題,一方面想要消弭詩與大眾、藝術與生活的障礙,也希望實際能做到活動的參與無障礙。於是,開幕演出邀請了諸多「特殊藝術」的演出者登臺;講座提供手語服務;也針對不同感官特性,策劃了不同的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