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老友聚餐 共食飯更香

文/王郁燕;攝影/陳佩娟

從事老人研究的陳肇南教授提出「老人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健康的身體、親密陪伴的家人,以及可以聊天談心的好友,是帶給長輩們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而對於家人、朋友無法陪伴在身邊的長輩們,一起共餐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在本期介紹樂活共餐的活動中,特別挑選政府及民間團體舉辦的共餐模式,雖然各自有些差距,且目前的發展可能尚未完善,但卻不可否認共餐的效果,的確讓許多長輩願意走出家門,找回群居生活的人際互動,志工也會關心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陪伴」和「關懷」,讓長輩不至於感覺到孤單或是無助,也讓他們重拾活力,而共餐的好處更有下列幾點:

飲食的情感歸屬

還記得小時候與兄弟姐妹搶食的畫面嗎?吵吵鬧鬧的飯桌上,每道餐點都變得異常美味,飯菜香氣四溢的畫面,留存在大家的記憶裡,吃進去的不只是菜餚,而是情感,這就是共餐的魅力。在社區內推廣老人共餐,長輩可以透過共餐的過程互動,不僅增進里民間感情,更可達到互助、互愛的成效。人生很長,「歸屬感」是每個人心靈的依託,年長的朋友可以透過「共餐」增加社區鄰里的交集,進而找到情感的歸屬,達到「在地安養」的作用。

鼓勵長輩外出互動

臺灣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持續攀升,至二○一一年底已達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每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而這些長者除了跟親屬同住外,多半都是以獨居的形式過生活;又或者是白天時親屬或子女外出工作,只剩下老人獨自在家,因此許多日照中心的運作變得相當重要。但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有些長輩仍相當抗拒前往日照中心,覺得入住就表示自己無法自理生活。但藉由老人共餐制度,讓長輩擁有「自主權」,並且藉由用餐的模式,吸引長輩走出家門,與社區鄰里互動;這不但能夠達到關心長輩的目的,更能傳達衛教觀念,促進長輩的健康,可以說是一兼二顧的政策。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