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才是「富有」的開始
《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臺的故事》嚴長壽、吳錦勳 著;天下文化出版
藝術家許偉斌為漂流木注入美學 讓漂流木成為興旺部落的柴火
二○○九年,東部受到莫拉克風災嚴重侵襲,帶給東海岸大量的漂流木,幾乎沿著花東海岸覆蓋了整個海岸線,平常林務局是禁止一般人撿拾這些漂流木,而會先標記好珍貴的一、二級牛樟、檜木等木材,只有在無法處理的情況下,才開放民眾自由撿拾,於是在此非常時期擁有重型機具、且早已虎視眈眈的木材商人往往成為第一個受惠者,所幸我們事前向相關主管請命,為災區居民爭取保留了約兩千公噸的原木,這些原木也就為部落的家園重建和商機再起保留了一些素材。除此之外,原住民部落也陸續收進一些木材,成為他們得以永續發展的「生財老本」,其中在大鳥與太麻里之間,有個廢站多年、號稱「全國最美的多良火車站」,其旁邊也有同樣廢棄多年的多良國小,這兩個地方在一群有心人士的奔走整合下,成立了「向陽薪傳漂流木工作坊」。
傾囊相授,全然付出
成立木工坊是為了讓當地的排灣族原住民朋友,有個可以維持生活,又可以找到工作價值的地方,而且又可以將漂流木重新利用,很多老師都曾在此投入相當大的心力。
一開始,木工坊主要以生產大型原木家具、積木、七巧板等制式產品為主。一件件充滿原味自然的家具作品完成了,卻不易打開市場,於是為了讓產品加值,二○一一年初,我們特別情商藝術家許偉斌、曹世妺夫婦進駐多良,與原住民工藝家們參與實作和示範,嘗試為木工坊找到不同的可能性。許偉斌跟他的太太曹世妹,原本是旅居美國近三十年的藝術家,回臺之後蟄居於臺北金山鄉間,兩人將各種被丟棄的桌椅、用具,被海水沖刷白化的漂流木,轉化創作為令人驚艷的藝術品,廣為臺北有品味的上流社會人士欣賞喜愛,而且他們也同時精研陶藝,擅長複合媒材手法,有著豐富的室內空間設計、裝潢經驗,是一對非常有愛心的藝術家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