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對抗「年節壓力症候群」
很多大人在過節時總是「爆點特低」、易發脾氣,讓孩子對這些節日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與其說是歡喜過新年,不如說是一種「小孩謹言慎行、大人限時較勁」的壓力大考驗。
文/楊聰財.魏兆玟
春節近在眼前,你會想到什麼呢?團圓、美食、旅遊,還是準備家族中老小的紅包應景呢?逢年過節應該是享受快樂時光的時候,但千萬別忽略了暗藏其中的無形壓力。
根據「社會壓力量表SRRS」評估,舉凡過年、度假、休閒活動的改變,甚至家人相聚次數的改變都會增加身心壓力的風險,以及伴隨而來的「假日症候群」(過度追求完美,以致事情似乎老是忙不完,長時間的看電視、打牌,熬夜狂歡、喝酒、長途開車身心疲憊、三餐不規律,睡眠被許多活動排擠和剝奪,忽略了慢性病服藥的規律性等),這些疏忽讓原本是享受親情、友誼、溫馨、休閒、娛樂、旅遊、探訪、預備除舊布新的快樂假期,反而帶來更多的壓力,以致身心俱疲,診間不乏見到因事前未妥善作好「戰勝年節海嘯」作戰計畫,春節假期過完反而產生相關身心障礙就診的個案呢!
很多大人(尤其是女性、已婚、媽媽等級者)在過年、端午節、中秋節這三大節日總是「爆點特低」、易發脾氣,讓孩子對這些節日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特別是過年,從除夕當天一直到元宵節結束才算正式「過完年」,與其說是歡喜過新年,不如說是一種「小孩謹言慎行、大人限時較勁」的壓力大考驗。探究原因,包括有迷信的催化、或傳統觀念牢不可破,過年期間大人們的神經敏感度特活化,不管什麼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被賦予某種意涵。小小好事被解釋成「好兆頭」而歡天喜地,當屬美事一樁;小小不順心一旦發生(像是打破杯子、春聯貼不牢而脫落之類的小事),可不得了,「歹彩頭」的大帽子一扣,犯下小錯的人當下罪加萬等不說,全家還會因此低氣壓好一陣子,即便有 「碎碎平安」、「童言無忌」之類的解藥,大人心裡的疙瘩可不是一句好話就能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