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山人徐銘謙 用雙手呵護大地
過去我們相信水泥的盡頭會是文明的終點,但事實上,每一條自然步道都應有自己的個性和呈現方式,以符合當地需求與環境,懂得理解環境、做出不一樣的步道,人們自然懂得何謂尊重土地。
文/諶淑婷;照片提供/野人文化‧徐銘謙‧林芸姿‧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人類如何能像山一樣的思考?」這是千里步道副執行長徐銘謙在經歷無數次修葺步道後,深刻反思的問題;不過一開始她只用「自己的方式」熱愛山林。
徐銘謙是愛山的人,因為熱愛山林,買一輛能夠上山下海的四輪傳動車曾是她的夢想。但二○○二年,電視上一則主打性能優越的四輪傳動車輕鬆穿越湍急河流的廣告,徐銘謙才發現了自己的盲點:「我想上山下海無所不能,但卻不想看到溪流被車子駛過!」她立刻投書報社表達不滿,意外引發一連串迴響,最後這則廣告被迫停播。
徐銘謙投入環境運動或許是個意外,她的步伐卻走得很快;隔年,她和常爬山的朋友注意到,臺北市建設局想把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陽明山坪頂古圳,更換成進口花崗岩石階加水泥,她便與環保團體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活動,隔年又與登山環保團體發起「愛山林、反纜車」活動,反對高山纜車帶來大批人潮,造成山林生態的破壞。這一連串關於山林環境的社會運動,讓她不斷思考臺灣的山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處境,於是決定申請客委會逐夢計畫獎金,在二○○七年夏天前往美東阿帕拉契山徑,追尋心中的夢幻步道。
阿帕拉契山徑全長三千五百公里,數十年靠著各地志工維護與整建「無鋪面」的自然步道。她花了六週時間跟著志工一起清泥土、釘木樁、修建山屋、開闢新路、打造石階、架設木橋,最後帶著一身豐富的實作技巧返臺,加入了由黃武雄、徐仁修、小野三人共同發起的「千里步道運動」,著手解救臺灣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