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個全民通用的友善環境
你能想像自己七十歲時,還要照顧九十歲的父母嗎?眼看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極需更友善的居住環境,倘若住宅能讓長輩行動輕鬆無負擔,兒童能夠安全無虞地活動,才能減低三明治世代的負擔。
文/李奕昀‧攝影/廖偲妤
經建會報告指出:「再過二十年,臺灣需要被照顧的失能人口將上攀百萬人。」觀察近年房價不斷飆漲,使得民眾換屋或購置新宅不易,更需要有一個能為全齡住民使用的通用設計住宅,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最好的照顧效果。
永慶慈善基金會指出:「臺灣老舊住宅多,原本的無障礙空間需要提升至『全齡通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何明錦表示:「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處在不便行動的時間。」這其中涵蓋:孕婦、剛學走路的幼兒、弱小的學童、病痛的成人、不便的老人、身心障礙者等等,臺灣邁入已開發國家,同時邁入高齡社會,改善居住條件是刻不容緩的事;你能想像當自己年邁或是行動不便的時候,還要照顧移動條件比你更差的人嗎?此時若沒有一個友善空間,那種不便會有多難度過?
無障礙不等於通用設計
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委託報告裡明確的指出,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與無障礙設計(Barrier Free Design)最大的不同就是,「通用設計強調在規劃時,預先考慮如何將器具與建築環境結合,以及包涵所有使用者的需求,讓它能達到任何人都可使用的最大可能性。」因為通用設計的包容度高,而且通用設計會將使用者的生命週期一併考量進去,如此一來,便可減少住宅敲打的成本,以及產生的噪音、垃圾污染,是目前的世界潮流。
其實十年前,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陳政雄便已提出環境永續化,強調先完成「無障礙」的空間,再尋求「通用化」,最後達到「永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