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展現手藝,膽大實現創意 府城百年老店――左藤紙藝
文.攝影/蕭孟曲
府城的民權路有「清代大街」之稱,肇建於明鄭時期的東嶽殿屹然矗立其上,而緊鄰右側的「左藤紙藝」則是傳承百年的傳統手工紙藝老店,可別以為紙紮是陰森的行業,和東嶽殿一樣,沒有華麗的外觀和門面,深入了解後卻有著令人驚嘆的手工技藝和歷史文化內涵。
紙紮工藝源遠流長
現為百年老店的掌門人――洪銘宏,是洪家紙藝傳承的第五代,有些許日本人的樣貌,但有臺灣人簡潔直率的口語,親切而不拘小節的待客態度,窩在門口的小桌子旁工作,對於來往遊客的好奇詢問,不厭其煩的回答著,同時對我細說紙紮以及洪家從事紙紮的源流。
相傳紙紮源自唐代,貞觀年間,唐太宗生了一場重病,御醫們束手無策,當時唐太宗病中夢遊地府,觸目所及的陰魂皆是無居可居,無衣可穿,離開地府前到了枉死城,借了一對老夫婦所寄存的庫錢,發送給孤魂野鬼,並允諾回陽後舉行法會,為其進行超渡。果然,唐太宗在病癒後,命令工匠利用紙紮製作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燒給所有的好兄弟們。因此衍生紙紮這行業,同時,唐太宗成了紙紮業的祖師爺。
洪家祖先清代於金門任官,曾至中國學做道士,直到第三代舉家遷居臺灣,在臺南生根,同時,道士和紙紮成了祖傳家業。古代,道士和紙紮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洪銘宏表示,早年,人打從出娘胎、週歲、結婚、大壽,乃至死亡,都離不開紙紮,由於當時臺南是臺灣第一大城,人口匯聚,繁榮興盛,洪家光是做紙紮就忙得不可開交,無法兼顧道士的工作,於是洪銘宏的父親洪錕鎔毅然決定,放棄道士一職,專心做紙紮,這也是傳統紙紮行業的創舉――紙紮店設立公司行號。為何店取名「左藤」?洪銘宏說,因為父親長得像前日本首相左藤榮作,故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