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簡媜的老年書寫 向生命投下終極叩問
散文家簡媜在新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裡侃侃談及「老、病、死」的議題,以「前中年」的身分叩問生死,並在幽微人性當中探詢神性的可能,體現創作者的人文關懷,值得讓人玩味再三。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手繪插畫/簡媜
宜蘭的平原與河川,大自然的狂暴與優美,沖積出散文家簡媜內在田園、樸質的性格。這樣的人格奠基,在簡媜後來為了生涯規劃前往北部求學、謀生,浸潤在商業取向的環境裡,或在文壇發表過多本都會生活的作品;無論身在何處,簡媜自言骨子裡依舊充滿田園、鄉土的質地;紙上文思即是呼應內在價值觀。
「當一個長於農村的孩子進入都會,外在世界對我的內在來說,是相當大的斷裂、巨變,所以會產生某種反思,因而較能思考環境與人的關係。」簡媜如是說道。對世事的觀察與思索,向來是散文家的特色;淳厚的性格,更讓簡媜保持著對人事的感激:「當讀者拿起你的作品,在書店櫃檯掏出鈔票結帳,這個動作對一位創作者,乃至於文學,我覺得是一種極大的呵護,每每想至此,我都心存感激。」所以這次的新作,事先從未在媒體發表,對讀者來說,每一頁都是嶄新感受。翻開將近五百頁的創作,讀來不覺遲滯,反而撫心稱快,書中多少命題直陳多數人心中對老去、死亡的恐懼與疑惑。
適度喜感 活化嚴肅議題
「死亡,是天下最公平的事。」
簡媜直言不諱地說。「而談論老化和死亡是需要勇氣的。」簡媜向來以「主題式」書寫當作寫作策略,近年因身旁的親友相繼遭遇死亡、罹病的經歷,讓這位老字號散文家不得不直視、深究「老、病、死」的議題。